缓步沙头散晚愁,行随流水向东流。
山吞落日红垂没,树接飞云白暂留。
暝色入林天向夕,凉风飘叶景初秋。
闲中却忆沧浪叟,高卧忘机对白鸥。

江行

缓步沙头散晚愁,行随流水向东流。

山吞落日红垂没,树接飞云白暂留。

暝色入林天向夕,凉风飘叶景初秋。

闲中却忆沧浪叟,高卧忘机对白鸥。

译文:

在沙洲上缓缓步行散去一天的忧郁,随着流水向东流淌。
山峰吞没了夕阳,红色的余晖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树木连接着流动的白云,暂时停留在天空中。
夜色渐渐降临,树林中的光线暗淡下来,初秋的气息随着凉爽的微风飘荡。
闲暇之余想起了那位沧浪叟,他在山林之中高卧,忘记了世间的纷扰,静静地与白鸥为伴。

注释:

  • 沙头:指沙洲上的岸边。
  • 晚愁:傍晚的忧愁或思念。
  • 行随流水向东流:形容行走如流水,顺流而行,向东而去。
  • 山吞落日红垂没:山峰如同吞噬了落日般壮丽,红色渐渐消失于地平线之下。
  • 树接飞云白暂留:树枝连接着飘动的云朵,白色的影子短暂停留。
  • 暝色入林天向夕:天色渐暗,树林中的天空开始变得阴暗。
  • 凉风飘叶景初秋:微风吹过,树叶轻轻飘落,秋天的气息悄然而至。
  • 沧浪叟:传说中的隐士,此处指一位超脱尘世的高士。
  • 高卧:高枕无忧,悠闲自得地休息。
  • 忘机:忘却世俗的欲望和机巧。
  • 白鸥:白色的海鸥,这里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缓步沙头散晚愁”便勾勒出一个悠然漫步的场景,诗人的心情也因此而舒缓。接下来的“山吞落日红垂没”和“树接飞云白暂留”,则通过描绘夕阳西下和云彩变幻的景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换。
当夜晚降临时,“暝色入林天向夕”,“凉风飘叶景初秋”两句,更是将诗人带入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之中。他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闲中却忆沧浪叟,高卧忘机对白鸥”,则是诗人心境的转变。他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想起了那位超脱尘世的沧浪叟。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与他对白鸥的自由生活产生了共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