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作重阳,篱菊滋滋湿更香。
不用登高狂落帽,正须开口笑传觞。
村醪仿佛宜城酝,田舍依稀崔氏庄。
乘兴尽欢同一醉,明年谁在又谁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文学知识,分析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以及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传统节日之一。古代以九为阳数,此日是一年中秋季的正中,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习俗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
篱菊滋滋湿更香:篱笆旁的菊花在雨水滋润下更显香气。
不用登高狂落帽,正须开口笑传觞:不要像王粲一样登上高山而因风流泪,我正需要开怀大笑畅饮美酒。
村醪仿佛宜城酝,田舍依稀崔氏庄:乡村的酒就像家乡酿得醇美的酒,农家小屋依稀可以看见崔氏家族的庄院。
乘兴尽欢同一醉,明年谁在又谁亡:尽情地高兴,畅饮至最后同醉,明年还有谁存在,谁又消失呢?
【答案】
译文:城中风雨交加,天气阴霾;篱笆边的菊花,在雨露的润泽下显得更加芳香。不必去登高远望,像王粲那样因风流泪;正好可以敞开胸怀大笑畅饮美酒。乡村的酒就像家乡酿得醇美的酒,农家小屋依稀可以看见崔氏家族的庄院。尽情地高兴,畅饮至最后同醉,明年还有谁存在,谁又消失呢?赏析:这首诗首句写“风雨作重阳”,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后两句则从正面写重阳佳节的喜庆和欢乐场面。中间四句描写宴会的盛况。“酒”字三见,可见酒多,且有家酿之好。“酒”字还与下文“菊”字相映衬,突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村醪”、“田舍”、“崔氏庄”等词的运用,都极富生活气息,使画面更为真实、亲切。末两句写宴席散后,人们各奔前程,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