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送别武子有感”的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了附上赏析。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从三方面入手:①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②注意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③注意诗句的意境特点。 本题中,首句“看君明日动归帆”,意思是看着你明日要动归帆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飞阁嵯峨倚太清,凭栏一望失尘缨。 西来树影摇金刹,南下烟光绕石城。 丘壑有时归傲吏,乾坤何地著狂生。 坐深月上高台静,片片幽芬落酒觥。 注释: 飞阁:高耸的楼阁 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太清:天空,这里代指楼阁所在的高远之地 凭栏:手扶着栏杆 一望:一眼望去 尘缨:尘埃,这里比喻世俗的纷扰 西来:向西而来 树影:树木的影子,这里指树林 摇:摇曳,随风摆动 金刹:佛教寺庙,金色的宝顶 南下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在夜晚举行的聚会,诗人与几位好友在闱中与许亦龄、张斗垣二明府夜集。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银烛辉煌照素秋,芳樽凉夜对清幽。 - “银烛辉煌”形容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光芒明亮如银,这里的“辉煌”意味着宴会场所的照明非常明亮。 - “素秋”指的是秋天的清晨或傍晚时分,这个时节天空通常显得特别清爽。 - “芳樽”指的是美酒,而“凉夜”则是指天气凉爽的夜晚
送王彭伯先生北上 多乱冥鸿不可寻,何来空谷转传音。 烽烟正想匡时策,霄汉长悬报主心。 上国群公疏漫切,强邻此日祸方深。 驱车忽动中朝色,几席相看击筑吟。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王彭伯先生北上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他的期望。 首句"多乱冥鸿不可寻",意为乱世之中,像冥鸿这样的大鸟都无法觅食,比喻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势混乱。 第二句"何来空谷转传音"
许亦龄手持朱允冈的扇子,要求我作韵诗。我拿起笔来写下这首诗,稍后再补足前半部分,以符合诗的要求。 闲馆清言夜更宜,开襟又到酒酣时。 注释:在安静的馆阁之中,谈论着清雅之言,夜晚更显得适宜,我敞开衣襟,又一次来到酒兴正浓的时候。 尊前白雪生长铗,楼外青霞落远陂。 注释:尊前,即酒杯之前,指饮酒之处;白雪生长铗,意指杯中所盛之酒如白雪般清澈透明;青霞落远陂
【解析】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抒怀的七言律诗。诗人宦途漂泊,感慨万端,但登高览胜,心旷神怡,因而在三台阁上与友人共赏秋日风光,并即景赋诗。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答案】 秋天,借指秋天的景色。②“谢九如”是作者的朋友。③“振寰”是作者的字。④“二广文”,指作者的朋友谢九如和作者自己。⑤“三台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相传为夏禹所筑。⑥“流火”,指农历六月天气逐渐转暖
霜飞木叶乱纷纷,京邸萧疏此送君。 【注释】:霜飞:指深秋的霜降。纷:繁多。 【赏析】:首句写秋天景象。霜降之后,树叶凋落,满地飘零,一片纷乱的景象。这里用“霜飞”来衬托“木叶”,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第二句点题。“京邸萧疏此送君”,是说京城中萧条冷落,正是送别之时。这句是说:在京城里,由于战乱频繁,所以显得特别萧条冷落;如今你远赴闽中去,我只好在这里送你了。这两句诗是送别诗中最常见的一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逐句解释,最后再将整首诗串联起来分析其作用。 “为爱秋光逼眼清,闲来一笑绝冠缨”,这两句是说:我是因为喜爱秋天那清爽的月色才来到此地的,而到了这里,看到这清辉四溢的月光,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看到月色时的喜悦与轻松。“黄金徒散三千客
注释: 1. 此去休悲行路难,高斋樽酒暂留欢。 - 此去:此行。 - 休悲:不要悲伤。 - 行路难:行走艰难,比喻仕途不顺。 - 高斋樽酒:在高高的阁楼上喝酒。 - 暂留欢:暂时留住欢乐。 2. 荷香乍度飘官路,榴火新垂照绣鞍。 - 荷香:荷花的香气。 - 乍度:突然吹过。 - 官路:官场之路。 - 榴火:石榴花绽放时的火光。 - 新垂:刚刚垂下。 - 绣鞍:华丽的马鞍。 3. 念乱有人争解绶
春夜同武子联句 九十春光渐欲残,客心无事一凭阑。 谈兵漫洒丁年泪,把酒堪消子夜欢。 快阁烟霞同汝梦,芒山星月好谁看。 愁听啼鸟声声急,一曲燕歌不忍弹。 注释: - 春日的春天渐渐接近尾声了,我无心做任何事,就靠在栏杆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 谈论军事,不知不觉间已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喝酒可以让我忘却忧愁,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 我们曾经一同登上快阁,观赏那里的烟霞美景;一起在芒山观看星空和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