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
【注释】 1. 阎贵妃挽歌二首:指唐代诗人王建的《宫中调笑乐词》中的第一、二首。这两首词以“宫中调笑乐”为标题,是描写宫女生活的作品。其中,第一首写宫女们对皇帝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向往,第二首则描绘她们在皇宫内的生活情景。 2. 仙梦辞椒掖(yāo yè):指离开皇宫去修仙的意思。椒掖,古代宫门两旁的两扇窗户,这里代指皇宫。 3. 虞歌发绣栊(lóng):虞歌,古乐曲名,这里指歌唱的内容;绣栊
诗句释义与赏析 怜君鸿鹄志,寄迹广文庭。 怜君鸿鹄志: 怜意为“同情”,这里表达诗人对宋柏崖高远志向的同情和赞赏。鸿鹄是指天鹅,常用来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寄迹广文庭: 广文庭指的是汉代学者董仲舒曾在广汉郡做官,后称其为“广文先生”。这里指宋柏崖在学术或官场上寄居或依附。 夜榻琴书冷,春盘苜蓿青。 夜榻琴书冷: 夜榻可能是指夜晚休息时的环境,琴书代表书籍和音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可以首先对全诗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其语言特点。此题中,第一句“绣斧下神京”是说皇帝的诏书就像绣花的斧子一样,一下就落到了京城;第二句“霜风白简生”是说诏书下发时,秋风带着寒冷的气息吹拂,诏书上写着“白简”,即白色的奏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语言表达的赏析。 “冠裳通旧镐,礼乐重留京”是首联,意思是:冠带服饰传自古代镐地(指周代都城镐京),礼乐制度重视保留在京城。这里“冠裳”指的是官服,“留京”指留居京中,“礼乐”指的是朝廷的礼制和乐制。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恋之情。 “寅直闻咨伯,词华记荐雄”是颔联,意思是:寅时值班听到咨议之伯,才识卓著,被记上名册,作为推荐的对象
在阎贵妃挽歌二首中,高拱用深沉而哀婉的笔触,抒发了对这位不幸离世的女性的哀悼之情。诗句“榆翟承恩日,螽斯衍庆年”寓意着阎贵妃虽早逝却留下了恩泽和福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译文: 榆木和翟羽象征恩惠,承蒙皇帝恩泽的日子,螽斯繁衍带来喜庆的一年。 岂料悲伤地怀念博望将军,又不得不别离那甘泉之地。 避风的辇车仍在风中摇曳,当年的事历历在目。 只是让青史上留下佳话,再续仲仁篇章。 赏析:
【注释】 修禊:指古代的兰亭春游。当年事:即指当年的事。兹图意不穷:这张画的意境深远无穷。兹,这。不穷,没有穷尽。遗容:指王羲之的遗容。千载识:千年之后,人们还能识别出王羲之的容颜。佳兴:美好的兴致。一时同:一时之间,众人都相同。景物:指画中山水景色。丹青里:在画作中。风流:指书法的飘逸风格。想像:想象、构思。相看:互相观看。浑欲赋:似乎想要赋诗赞美。逸思:超脱世俗的思想。愧群公
晓霞 旭日晨开景,寒烟结彩霞。 流文连海峤,散影绕天涯。 落共孤飞鹜,光分数点鸦。 长风吹断处,万锦下晴沙。 译文: 清晨,朝阳初升,霞光映红了天际,寒气中的烟雾凝结成五彩斑斓的彩霞。流云连绵至海的边缘,其影子飘洒在无边的天涯。落霞与孤鹜齐飞,晚霞将天边分割成无数碎片,如同点点的乌鸦。长风呼啸而过,吹断了彩霞与天际的连接,留下了一地绚丽的晚霞。 注释: 1. 旭日晨开景:早晨的太阳初升
【注释】 莺:黄莺。玉署:官署,这里指代官府。关关:鸣声。羌儿:羌族的乐师。秦女:奏秦地乐曲的女筝手。余音:音乐的余韵,指曲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七绝。全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和声音,以莺、笛、筝来表现春景和春天的声音。首句“玉署忽闻莺”点明时间,地点是官府。第二句“关关自有情”,是说黄莺的啼叫声是那么悦耳动听,仿佛有感情一样,让人听了就心醉了。第三句“往来难辨处,断续若频惊”
【注释】 1. 移芍药:移栽芍药。芍药为名贵观赏花木,故有"移"字。 2. 玉苑:指皇家花园。 3. 群英让国花:指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的花王,是群芳中的佼佼者,因此其他花卉都甘居其下,不敢与之竞争。 4. 翻阶:指芍药的花朵在台阶之上随风摆动,姿态婀娜多姿。 5. 依槛:指芍药的花朵依着栏杆而开,姿态格外美丽。 6. 调金鼎:指用金制的鼎炉来烘制芍药的花朵,使之更加芬芳。 7. 红尤夺彩霞
【注释】惨淡:暗淡。寒气:寒冷的气候。尤:鸟名,鸣声凄厉。云深:云雾密布。边信:边境上的信使,指边塞来信。 【赏析】《雨中闻雁》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绝。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秋日阴霾天气中听到雁群南飞的消息。诗中的“雁”不是一般的雁,而是边地戍卒的使者——边信。作者在诗中巧妙地用“惨淡秋阴合”、“已随寒气远”、“还共雨声闻”这些描写来表现秋天的阴冷、凄凉和萧瑟的气氛;用“影湿呼尤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