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皞日
【注释】: 碧桃:指桃花。重门:重重的门扇。 流澌(sī):冰块融化,顺水而下。 【赏析】: 这首词写春暮花残的景象。上阕写景,下阕写情。 词人从眼前景物入手,首二句写楼居之高,居处之幽,以及花木之盛,春光之浓,从而烘托出主人公对春天的留恋。三、四两句写春尽花落,空阶雨洒,无人扫拭。五、六句写桥头才放流澌,画船顿觉归迟,暗示了春事已尽。最后二句写柳烟迷漫,春丝吹尽,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惜别之情
满庭芳 迟家信不至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 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 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 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 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 注释: - 野渡: 野外的渡口 - 莺疏: 鸟儿稀少,形容春天已过,花儿已落 - 官亭: 官府的亭子 - 灯暗: 灯火昏暗
《望江南·其三》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江南景色之好,下片写春思之情。 江南好,门外板桥斜(斜:倾斜的样子) 江南好,门外板桥斜(斜:倾斜的样子)。“江南”二字总括全篇,开篇即道出了词人的地域之好。首句点题:“江南好”。次句紧承首句,以板桥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致。“门外”二字则表明词人所见之景,皆在家门之外。“板桥”一词,既点明地点,又暗示了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江南是个好地方,暂且不要挂起回家的船帆。 白发内官正在酿制腊酒,冷香扑鼻的老树为春衫增添了花点。 在灵谷寺里悠闲地游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一种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第一句“望江南 其五”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在江南欣赏风景。这里的“江南”并非指中国南方的地理区域,而是泛指一个美丽的地点,可能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 “江南好,且莫挂归帆”
江南好,梦里说秦淮。 江南是风景如画的好地方,梦中也常常提及。 歌扇底翻灯影出,酒船头载月明来。 在歌声的扇子底下,倒映着灯光;在酒船的头上,载着明亮的月亮。 扶醉踏青回。 扶着醉意踏青,回到家乡。 注释: 1. 江南好:江南(今江苏、浙江一带)是个好地方,常被赞美为美丽富饶的地方。 2. 梦里说秦淮:指在梦中谈论或回忆起南京秦淮河的美丽风光。秦淮河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河
注释: 醉落拓 用玉田韵 月亮沉没在楼角。 疏星点点天西落。 酒宴结束,人声寂静,罗衣轻薄。 烦扰的吟虫,梦中晚风恶。 时间漫长而夜晚短暂,难以消愁。 秦筝不弹,因为弦弱。 雪儿新诗,却全被搁置。 双鬓丝丝,别对着镜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的词作。首句"月沉楼角",描绘出了月亮落下的场景,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接着,"疏星几点天西落",描绘出天边星星稀疏的景象
注释: 1. 江南好,城上正啼乌。江南风景很好,城墙上乌鸦的歌声此起彼伏。 2. 少妇每题罗唝曲,游人偏爱莫愁湖。年轻的妇女经常在绣楼上吟唱着美丽的歌曲,而游客们却都特别喜欢游历在莫愁湖畔。 3. 襞锦寄书无。用彩帛折叠书信寄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但却没有收到回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和人文风情的诗歌。首句“江南好,城上正啼乌”直接点明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和城市中的哀愁氛围
【诗句释义】 乍寒乍暖,早雨风风,禁烟时候。偶携晚步,见参天古木,绕池新柳。 鱼浪吹香,已是江梅谢后。又谁信、西院一枝,墙角依旧。 扫地花风透。更点缀轩窗,玉兰如绣。灯前朵朵。正横斜未免,十分消瘦。 梦入罗浮,疏影怜他翠袖。有春酒。记明朝、共娱清昼。 【译文】 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正是禁烟的时候。偶然在傍晚散步时,看到参天的古树和环绕池塘的新柳。 鱼儿在水面吹动着香气
【注】陈康侯:作者的朋友。瓶注水:指酒。瓶注水即以酒注之,意喻为陈康侯送别。芳樽开处:指陈康侯在席中饮酒。小窗花影下:指陈康侯在庭院内饮酒。门外软尘吹絮:门外的柳枝被风轻轻吹动,像被风吹飞的柳絮一样,这是形容微风细雨的景象。鸥梦堪寻,莺声未老,肯负江南树:这里指陈康侯的离别之意,他不愿意辜负了江南的美景与友人。明朝别路,更谁良夜同语:明天就要分别了,还有什么人能和我一起度过这个夜晚呢?
【注释】 桐花丝雨:桐花细如丝。 三楚:古时楚国在今湖北,三国时吴王孙权曾建都于鄂(今武昌),后称其为“武昌”。三楚即三楚之地,泛指江南一带。 鸣珂:马笼头饰金铃,故名。渡鸭绿、星飞使部:渡鸭绿江和星飞使部,都是古代地名。渡鸭绿江,是古代江东与淮北之间的界河。星飞使部,是汉代的使者出使外国的地方,这里借指孙恺似从嘉定到京城。 骖凤邸:指帝王的宫殿。锦筝红友:指宫廷中的美女。月华生处:《南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