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丝雨。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报道鸣珂,渡鸭绿、星飞使部。早回骖凤邸,锦筝红友,月华生处。
吟鞭此时见否。正雕阑坠叶,冷凝金虎。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柳蝉辞暑。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
【注释】
桐花丝雨:桐花细如丝。 三楚:古时楚国在今湖北,三国时吴王孙权曾建都于鄂(今武昌),后称其为“武昌”。三楚即三楚之地,泛指江南一带。 鸣珂:马笼头饰金铃,故名。渡鸭绿、星飞使部:渡鸭绿江和星飞使部,都是古代地名。渡鸭绿江,是古代江东与淮北之间的界河。星飞使部,是汉代的使者出使外国的地方,这里借指孙恺似从嘉定到京城。 骖凤邸:指帝王的宫殿。锦筝红友:指宫廷中的美女。月华生处:《南史》记载:梁武帝有一次梦见月亮落在他的衣袖里,醒来后,便叫宫人将月亮取下来挂在衣架上,以供观赏。 雕阑坠叶:雕栏上的叶子已经凋零了。
【赏析】
此词是送别词,上片写送别的场面。开头四句是写别后的思念。“桐花”二句是说:我怀念与你重逢又分手的情景。“羽书”二句是说:你匆匆归家,我独自卧在江南,只有灯影摇曳,竹窗半明,梦魂来去飘荡。“报道鸣珂”,是说:你乘着马车渡过鸭绿江,来到京师。“早回骖凤邸”以下几句是说:你回到京城后,我在锦筝楼上等待,看到你驾着鸾凤之车归来。“锦筝红友”,是说:你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回来,车上坐着美丽的女子。“月华生处”,是说:你乘着华丽的车子回来,车上坐着美丽的女子,她们的身影出现在月光中。下片写送别时的感慨。“吟鞭此时见否?”是说:我现在是否还像从前一样吟诗作赋?“正当雕阑坠叶,冷凝金虎”二句是说:正当我雕阑之上的落叶飘零,冷气凝结在雕栏上时,你却独自一人打开柴门,迎接寒风和蝉鸣。“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这两句是说:回首西山之下,你怎会记得我那破旧的衣衫和那裹身的棉絮呢?“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这二句是说:你不要因循守旧,不要拖延到半载期限,到了五月禁烟之时。
全词抒发了词人情意绵绵的离愁别绪,表达了作者渴望再次见面的愿望。词中用典贴切自然,不露痕迹,充分体现了姜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