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碧。听半江、声声相应,斜阳细草,多在危亭荒驿。年年送我南浦,一舸飞去,蛮云长作客。青灯素被。恨香奁、辜负几番游历。
行不得。暮暮朝朝,岭昏滩黑。树暗桄榔,啼到断魂无迹。还忆翠眉低处,露白枫丹,美人湘水隔。凤城迢递,甚双双、懊恼梦中消息。
【注释】
鹧鸪:词牌名。
青灯素被,青灯,指油灯;素被,白色被子。泛指贫贱的日常生活用品。
恨香奁、辜负几番游历:恨,遗憾。香奁,女子用来收藏香物的梳妆匣子,也用作美女的代称。
凤城:古都邑名。此借指京城长安。迢递,遥远的样子。
甚双双:多么。
【赏析】
《留客住·鹧鸪》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以送别为题,但并非写离别之苦,而是写送行者在旅途中思妇的情状,通过描写思妇的思念之情来表现送行者对妻子的爱恋之情和对远方妻子的深情牵挂。
首句“乱山碧”起兴,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色,为全篇奠定情感基调。作者以“乱山碧”开头,描绘出一幅壮阔自然景色。这一句既点明了时令,又为下文铺垫了情绪。
第二句“斜阳细草,多在危亭荒驿”承上启下,进一步描写了作者所见所感。这里,他看到的是一片斜阳映照下的细草,还有一座座荒芜的驿站。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接下来的句子“年年送我南浦”与“一舸飞去”相呼应,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作者每年都会送别亲人到南浦,而自己则乘船离去,这种别离的情景令人感慨万千。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蛮云长作客”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惆怅。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只能寄情于远方的亲人。这里的“蛮”字,既有地域的含义,也有情感的寄托。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青灯素被,恨香奁、辜负几番游历”,则是对思妇的描绘。她在家中过着简朴的生活,用青灯照亮简陋的房间,用素被包裹自己。然而,她却因为无法陪伴丈夫而感到遗憾和愧疚。这里,“青灯素被”既是对她生活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她情感状态的反映。而“恨香奁、辜负几番游历”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一方面,她渴望与丈夫共度时光;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无法陪伴他而感到遗憾和愧疚。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思妇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起来。
最后两句“行不得,暮暮朝朝,岭昏滩黑。树暗桄榔,啼到断魂无迹”,则进一步加深了思妇的形象。这里,她不仅要面对漫长的路途,还要忍受夜晚的黑暗和白天的疲惫。同时,她还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种种挑战。这些描述使得思妇的形象更加真实、感人。
最后一句“还忆翠眉低处,露白枫丹,美人湘水隔”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里,思妇回忆起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及丈夫离开后的孤独与无助。然而,她又深感自己与丈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无法跨越那道鸿沟。这种无奈的情感使得思妇的形象更加复杂、深沉起来。
【译文】
群山苍翠,半江的水波声声回荡,斜阳洒在细草上显得格外柔美,多在危亭荒驿旁。每年都送我来南浦,一叶孤舟飞向远方,那里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和茫茫的云海。青灯下,素被里,心中充满了遗憾,几番出游都因不能相伴而心如刀割。
日日夜夜,岭头昏暗,江边水色混黄。树下的桄榔木阴郁,听到树上传来的哀鸣声,让人不禁泪流满面,连魂魄都仿佛要随声消散。想起当年与你一起倚窗望月,你低头微笑,月光照耀下的红唇如同涂上了胭脂,美丽动人。如今你已不在我身边,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可梦中的景象却是那么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