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芍药,看瞻瓶注水、芳樽开处。人在小窗花影下,门外软尘吹絮。鸥梦堪寻,莺声未老,肯负江南树。明朝别路,更谁良夜同语。
一点雨点晶笼,杏梁斜挂,照见姗姗舞。月转帘旌终不饮,只有茶星悬度。试问蘋乡,柳阴短艇,楼傍红兰渡。先生归也,吟笺题遍烟雨。
【注】陈康侯:作者的朋友。瓶注水:指酒。瓶注水即以酒注之,意喻为陈康侯送别。芳樽开处:指陈康侯在席中饮酒。小窗花影下:指陈康侯在庭院内饮酒。门外软尘吹絮:门外的柳枝被风轻轻吹动,像被风吹飞的柳絮一样,这是形容微风细雨的景象。鸥梦堪寻,莺声未老,肯负江南树:这里指陈康侯的离别之意,他不愿意辜负了江南的美景与友人。明朝别路,更谁良夜同语:明天就要分别了,还有什么人能和我一起度过这个夜晚呢?
一点雨点晶笼,杏梁斜挂,照见姗姗舞:这里用“一”字来形容雨水落在瓦上的声音,就像是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同时形容雨水打在屋檐上的声响,像是杏树上的鸟儿在啼叫。月亮转帘旌终不饮,只有茶星悬度:意思是说月色已经转过了窗帘,但是陈康侯还是没有喝掉那杯酒,只是看着那悬挂在空中的星星。试问蘋乡,柳阴短艇,楼傍红兰渡:意思是说我想请问你,你在苹乡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我在柳荫下的小船里等你,你能不能在红兰渡那里等我呢?先生归也,吟笺题遍烟雨:最后一句是说,我的朋友们都回家去了,而我还在这烟雨蒙蒙的地方为你写诗。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1181)冬,当时作者在临安任司农寺主簿,而陈康侯则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此篇即是作者为陈康侯饯别时所作。
上阕开头三句,写陈康侯的离别情思。首句“满庭芍药”,是说庭院里种着很多美丽的芍药,这是陈家园林的景色。次句“看瞻瓶注水”、“芳樽开处”,写陈康侯在庭院中喝酒赏景的情景。“瓶注水”是说陈康侯把酒注进瓶子里,用来解渴;“芳樽开处”是说陈康侯打开酒坛子的时候,香气四溢。第三句“人在小窗花影下”,是说陈康侯站在花影下面,看着窗外。“门外软尘吹絮”,描写陈康侯出门时的场景。“门”指的是陈康侯家的门户,“软尘”是指地面上的尘土;“吹絮”,是说风轻轻地吹着杨柳枝条上的柳絮,随风飘舞。第四句“鸥梦堪寻”,写的是陈康侯的离愁别绪;“莺声未老”写的是他舍不得离开。第五句“肯负江南树”,写的是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六句“明朝别路”,写的是明天将要分别。第七、八句“更谁良夜同语”,意思是说还有谁能和我在这良夜里一起聊天呢?
下阕开头三句,描绘出陈康侯离别时的场景。“一点雨点晶笼”,是说天上有一颗小雨点挂在天际,晶莹剔透,犹如珍珠一般。“杏梁斜挂”,写的是杏树上的鸟巢斜挂着,形象生动。第九句“照见姗姗舞”,写的是雨水落下来,映照出陈康侯的身影。“月转帘旌终不饮”,写的是月色转动了帘幕,但是陈康侯却没有饮酒的意思。第十句“只有茶星悬度”,意思是说只有茶灯在天上闪烁着,没有月光了。第十一句“试问蘋乡”,意思是试着问问你,你在苹乡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第十二句“柳阴短艇,楼傍红兰渡”,写的是我在柳树下的小舟里等你,你在红兰渡那里等我吗?第十三句“先生归也”,的意思是说我的朋友回来了,但是我还是在这里。第十四句“吟笺题遍烟雨”,意思是说我已经把我对你的思念写满了一首诗,都是关于烟雨的。
这首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