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皞日
【注释】: 向蒲帆:船靠了帆。蒲帆,用蒲草编成的帆。吟残一卷:指读罢一卷书。夕阳肯放西去:夕阳不肯西下。乌衣:指晋朝王导家族在建业的住宅。当时门庭如市,车水马龙,人称乌衣巷,因此后来借指高门显宦之家。翡翠笔床:以翡翠为装饰的笔床。矜许:夸耀。秋水:形容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白纻:一种曲调名,也泛指歌舞曲调。有秋水闲情:指有闲情逸致。更唱梨庄暮:梨庄,即雪客的词集《梨花集》。更唱,重复吟诵;梨庄
【译文】 夏初时节,别了高使君子奋力前行。竹林中题着酒觞,药栏旁吹起乐曲,七年来我们终于重逢在清明佳节。 饧白芹香,相逢时正值清明时节。 瞻园里我陶醉于花荫下。 渡过秦淮河,云天碧绿山青翠。 红楼外酥雨点点,小窗前莺啼声声,孤独的旅人曾经到过这里。 南唐往事,折柳赠春催百花开放,歌女已去,人去也更远,双鬓星星点点。 征衣料峭,重门咫尺三旌。 未听到银筝声声。 惯离愁、月冷江城。 短长亭。
诗句翻译 1 西河寄席珍:西河,可能是指诗人的居住之地或他与席珍之间的某种联系。席珍可能是一位朋友或熟人。 2. 烽火盛,郁孤愁系孤艇:这里描述了一种战争或紧张的情况,"烽火"象征着战争或紧急状态,而"郁孤"和"愁系"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愁。"孤艇"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指他所乘坐的船。 3. 故人劝我下轻帆:故人可能指席珍或其他熟悉的朋友。"劝我下轻帆"意味着朋友们鼓励诗人放下重担
诗句解析 1 庆清朝: 这是诗人在庆祝朝廷的清明时节时所写的诗。 2. 赠别黄俞邰: 这首诗是用来送别朋友黄俞邰的,可能是在一次宴会或聚会中。 3. 柳暗莺帘: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茂密,莺鸟在帘上歌唱。 4. 雨飞花幔: 描述了春雨中花幔被吹动的景象。 5. 鹤头催渡桑干: 鹤头象征着长寿,催促人们渡过河流,可能是指一种吉祥或祝福的话语。 6. 墨庄万卷: 指的是藏书很多的地方
【注释】 1. 疏影:指梅花的枝条。 2. 寄怀:寄托情怀。 3. 旷庵:和尚。 4. 花寒夜五:指深夜,月色寒冷如霜。 5. 帘垂簟拂:指室内陈设简朴、清雅。 6. 故人:旧友。 7. 柿叶翻时:指秋意渐浓,落叶纷飞。 8. 空帐孤鸾:指孤寂无伴的生活。 9. 酒醒背灯谁语:指夜晚饮酒至醉,醒来却无人可语。 10. 泪痕:泪水的痕迹。 11. 破:破裂,这里指新年的日历。 12. 妆楼如雨
八归 送锡鬯,次史梅溪韵 芙蓉幕里,蔷薇亭下,来往每爱幽独。 芙蓉:荷花。 蔷薇:蔷薇花。 无端启事铜龙晓,梦想鸳鸯烟雨,棹歌谁绩。 无端:没有原因。 启事:启事,旧时官吏的公文报告。 棹歌:船上划船唱歌的声音。 破帽轻衫仍自好,已闲却、溪山书屋。 破帽和轻衫。 闲却:指不再做官。 溪山书屋:指隐居在溪山之间的书房。 上巳过、我亦沉吟,日暮倚修竹。 上巳: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楔日
摸鱼子 锡鬯将行,寄同山夫子 少年时、胸中何等,愿同天子相见。 玉墀珠箔明光里,真有布衣行遍。 经别殿。 最好是、红灯视草人归院。 紫泥共羡。 但旧巷清和,苔钱榆荚,冷却画梁燕。 钓矶在,莫更江花留恋。 迢迢醉里犹远。 草堂收拾征衫去,双饮湖山离宴。 杉青畔。 又还向、城南倦圃商春晚。 渌波深浅。 趁细草新蒲,仙舟并发,京口晓风便。 注释: - 摸鱼子:词牌名,此为作者自度曲。 - 锡鬯将行
诗句翻译: 三部乐 题红藕庄词,用锡鬯韵,时予将之皖 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 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 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 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 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 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 算从兹、短亭分手。 便输尔、莺边载酒。 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 赏析: 这首诗以《三部乐》的格式,描述了作者对红藕庄词的赞美之情
注释: 1. 莫愁湖畔红楼小:在莫愁湖的湖畔,有一座小巧精致的楼阁。 2. 正帘箔、东风晓:正当春风拂晓之际,帘子被轻轻掀起。 3. 一夜梅花开遍了:一夜之间,梅花盛开,遍布整个庭院。 4. 爱他枝上,暖烟酥雨,结子春阴早:他喜欢那些枝头上的梅花瓣,它们被暖风轻抚,如烟雾般轻盈,被细雨滋润,结出了果实。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 5. 翠禽两两雕檐绕:翠鸟双双飞舞于雕花的屋檐之间。 6.
【注释】 大圣乐:一种乐曲。寄:赠别,寄托。郭匡山:指友人郭匡山。 东冶亭荒,石头城老,夕阳明灭:东冶亭已荒芜,石头城也衰老了,夕阳的余辉时隐时现。 渐跨虹、非雨非晴,乍有乍无,梦里寻君时节:渐渐接近彩虹,时而晴朗,时而阴暗,时而明亮时而昏暗;仿佛是在梦中寻找你。 门外落花莺啼乱,是官柳、烟迷千万叠:在门外,落花飘零,黄莺啼叫不停,官柳如烟迷蒙着千叠万叠的美景。 重重叶,想碧水鸿天,诗成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