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
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
是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
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
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
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
算从兹、短亭分手。
便输尔、莺边载酒。
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
诗句翻译:
三部乐 题红藕庄词,用锡鬯韵,时予将之皖
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
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
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
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
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
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
算从兹、短亭分手。
便输尔、莺边载酒。
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
赏析:
这首诗以《三部乐》的格式,描述了作者对红藕庄词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红藕庄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红藕庄周围的自然美景。接下来的两句“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则是对红藕庄周围环境的具体描绘,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展现了红藕庄的独特魅力。
接着的“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则进一步描绘了红藕庄中的绿色植物和红色花朵,以及它们与文人墨客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则是对红藕庄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最后四句“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则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红藕庄的美丽景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红藕庄的独特风貌和历史底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