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虎惊才,看老去填词,惜香还又。
银筝低按,绝胜当年秦柳。
也终是、家令情多,把晓鸿夜鹤,绿窗题就。
且听斑管,分付笛床歌袖。
霜华最怜镜里,况文园病渴,洛阳人瘦。
禁他梁尘乍起,风吹红豆。
惹新愁、旧愁都有,拚一饮、须倾一斗。
兴复不浅,坐塞月、南楼如昼。
【注释】
绣虎:指曹侍郎。曹侍郎寄愁集,即曹彦约的诗作《寄愁集》。三部乐:词调名。
题曹侍郎寄愁集:为曹彦约的诗作《寄愁集》写的一篇序言。
填词:作词。
银筝低按:指弹奏银质筝子时,声音低沉,与秦观当年“一箫一琴心自知”的境界相类同。
柳: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人称淮海居士。
家令情多:指曹彦约对妻子情意深重。家令:对妻之敬称,这里借指曹夫人。
晓鸿夜鹤:用鸿雁、仙鹤喻曹彦约夫妇的恩爱。
绿窗题就:在窗户前题写。
斑管:斑竹制笔的管。
分付笛床歌袖:把《阳关三叠》等曲子交给笛子的床和歌袖(指女子)去演奏。
霜华最怜镜里:霜华,指鬓发花白如霜。最怜,最爱惜。
文园:指汉代辞赋作家司马相如,他因才高而遭忌妒,故后人有“文园病渴”的说法。
洛阳人瘦:指司马相如的好友扬雄。《汉书·扬雄传》记载:“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依于雅诗之声,务远其端;因广其衍义,期于尽备。”后来扬雄被免官,迁居到临邛,生活困顿,形销骨立,所以后人称他的消瘦为“洛阳人瘦”。
梁尘乍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风吹红豆: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如豆子随风飘荡。
兴复不浅:兴致依旧浓厚。
兴复:犹说兴复然。
不浅:不减当初。
坐塞月、南楼如昼:指在塞外的月亮下,南楼上灯火通明,如白昼一般。
【赏析】
此首词是一首题曹彦约寄愁集的词序。词中以浓墨描绘了一对夫妇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夫妻恩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上片先点明曹彦约的身份,然后通过描写其妻之美丽,来表达对曹彦约夫妇的赞美之情。
下片则从曹彦约夫妇的恩爱说起,进而联想到自己与爱人之间感情的变化。最后,词人以景结情,以明月下的南楼来象征两人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