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幅清新,好谱上香弦,恨无纤手。
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
忆天上、几度花开,悔玉清轻别,凤侪鸾偶。
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
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
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旧。
墨迹离奇似斗。
半倒薤,半成急就。
馀兴淋漓,拚涴遍、舞巾歌袖。
【译文】
满纸都是清新的文字,好在上面谱上香弦,可惜没有纤手弹奏。
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
想起天上、几度花开,遗憾玉清轻别,凤侪鸾偶。
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
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
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动旧情。
墨迹离奇似斗。
半倒薤,半成急就。
馀兴淋漓,拚涴遍、舞巾歌袖。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为《三部乐》的咏物词。作者王瑁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为“中兴三大诗人”。此词通过描写一幅新诗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满幅清新,好谱上香弦”,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新诗卷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幅画中的景色清新宜人,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忍不住想要在上面谱写一曲美妙的乐曲。
第二句“恨无纤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手创作这幅画的遗憾之情。他希望能够亲自挥毫泼墨,将这幅画中的美丽景色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接下来的两句“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则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珊瑚七尺高耸入云,石尉筵前美景尽收眼底。这些景物的描绘,使得整首词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忆天上、几度花开,悔玉清轻别,凤侪鸾偶”这几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他想起了天上的美景,那些盛开的花朵、轻盈的玉清和凤凰鸾鸟的相伴,让他不禁感叹自己当初的离开是何等的遗憾和不舍。
“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这首新诗卷的喜爱之情。他喜欢这种短拍长谣的形式,喜欢它带来的那种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而当他读到“迸碎鲛盘珠走”时,更是被其中的意境所打动,仿佛看到了那珍珠般晶莹剔透的诗句在空气中跳动着优美的舞蹈。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作者对于秋天的感受。“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描述了秋雨绵绵、雨水洗刷过的残荷和疏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这种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心中那份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追忆。
“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旧”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想象着自己在皇宫的墙头上悄悄地吹起笛子,月光下感受到旧日情感的触动。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最后两句“墨迹离奇似斗。半倒薤,半成急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中人物形象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墨迹的形态非常奇特多变,既有像大葱一样的直立姿态,又有像急就章一样仓促而成的形态。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也体现了他对这幅画作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