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
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
三部乐癸未中秋
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
【注释】:
- 霓:彩虹。
- 玉烟:指月色如烟雾般朦胧。
- 伫(zhù):站。
- 素辉:明亮的月光。
- 那堪(nán kān):哪里忍受得住。
- 瀛壶:传说中的盛酒器,这里代指美酒。
【赏析】:
《三部乐·癸未中秋》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一首词。上片写明月,下片写思乡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切动人。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融入了自然景色中,用优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丽的中秋图景。
这首词描绘的是中秋夜晚,一轮明月悬于天际的美景和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中的“霓节”指的是彩虹,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玉烟”则是指皎洁的月光,给人以清凉之感。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画面。
上阕开头“霓节行空”,描写了月亮高悬,光彩照耀的场景。接着“映万顷玉烟”,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程度,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静。然后“伫寒凝白”,描绘了月光下的景物被冻结成白色的景象。这四个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一个美丽的中秋夜景。
下阕开头“有人正、伤别伤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紧接着“剩趁歌伴酒”,暗示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但却发现没有人陪伴自己共度佳节。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接着“翠鬟偷泣”,描绘了一位女子偷偷哭泣的场景,可能是由于诗人的离去而感到悲伤。这一句既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也衬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得知家人情况的焦虑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通过描绘中秋夜景和表达思念之情,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