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注释: 张观复先生哀挽二首: 先生德业超流俗,远近咸推君子儒。 蜀郡未消司马渴,彭城已发范增疽。 虽无好爵书华表,却有芳名照海喁。 今日九泉归葬处,涧声呜咽助欷歔。 赏析: 这是两首悼念张观复先生的诗,通过对其品德、才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张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先生德业超流俗,远近咸推君子儒”,是对张观复先生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张先生的德行和业绩超越了常人
【注释】 甲戌:宋高宗绍兴四年。给事中,官名。 乡民:普通百姓。 浮尸:漂浮在水面上的死尸。 家家无:每家每户没有。 只缘:只是因为。 后政:后来的政府。 致得:导致。 今吴非昔吴:现在的吴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吴国了。 长民:长官。 天数:天命。 诬:欺骗。 【赏析】 这首五律,是作者为时相叶梦得所写的《甲戌民风近体》诗的序言。诗中反映了当时疫疠饥荒相继发生,老百姓死伤无数,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注释】 湖海归来味道腴:湖海归来,即归隐。味,同“味”。腴,肥润。 甘心寂寞卧衡庐:甘心,乐意,心甘情愿。衡庐,指简陋的居室。 玉堂金马无新梦:玉堂、金马,指皇帝的内宫。 竹几芸窗有旧书:芸窗,用芸香草熏染过的窗户,用以辟蚊蝇。 方寸净圆秋月似:方寸,指内心。圆,满。秋月似,比喻心境如秋夜明月那样清静明净。 一身闲逸野鸥如:身,指自己。闲逸,安闲自在。野鸥如,比喻自己的情趣与飞鸟相似。
解析 1. 岁晚归耕学老农,无拘无束甚从容。 - 诗句解释:在一年将尽之际,诗人选择回家耕作,模仿老农的方式生活,他感到非常自由和放松。 - 关键词注解:岁晚 - 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归耕 - 回到农田从事农耕活动;学老农 - 学习年长农民的生活方式。 2. 诗朋酒侣时时会,牧竖渔郎处处逢。 - 诗句解释:诗人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不论是在酒馆还是田野上都能找到朋友。 -
诗句解释 1 自叹微躯一羽轻,去留无定似游僧:感叹自己的生命如同羽毛般轻盈,无法自主决定去留。比喻自己像云游的和尚,没有固定的归属。 2. 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随着春天的到来,疾病也一年年加重;随着秋天的到来,愁绪也一天天增加。形容时间的流逝带来健康和情感上的损失。 3. 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长时间的分离使得思念母亲的情绪更加强烈,心胸因此变得日益狭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萧涤瑕题竹》。 寄写竹金端石 湖海闻名已有年,欲求识面苦无缘。 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 草堂久矣无颜色,愿乞飘萧数叶烟。 译文: 湖海闻名已有年, 想要相见却苦无缘。 每当我在笔尖描绘秋天的意境, 心中早已有了渭川(指唐朝名士王维)的影子。 万片落叶在秋风中起舞,想到老去的自己, 一枝挂着露珠的竹子,让我想起杜甫。
诗句释义 - 草座麻衣苜蓿盘:在简陋的座位上,穿着麻衣,盘中摆有苜蓿。 - 虽贫未足害清欢:虽然贫穷,但并不妨碍享受清雅的快乐。 - 阶前嫩草抽书带:台阶前的嫩草长出了长长的绿色叶子,仿佛是书带。 - 溪上新篁长钓竿:溪边新长出的竹子,可以制作成钓鱼竿。 - 陶亮日从亲旧乐:陶渊明的日子过得快乐,因为亲近的朋友和亲人在一起。 - 庞公独遗子孙安:庞德公只担心子孙的未来,而忽视了他们的安全。 -
诗句如下: 吏人家住吴淞上,不着羊裘只着蓑。 译文: 在吴淞的高处,有一个小家,里面的人穿着简朴的衣物,不穿羊皮大衣,只穿蓑衣。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吴淞是一个靠近江边的小地方,这里的人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他们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只需要简单的衣物和一把伞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们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哲学。 第二句:红蓼白蘋随处泊,清风明月任情歌。 译文:
【注释】: 1. 九:指《九歌》中的《少司命》。 2. 山:指太白山。 3. 岩穴:山间的洞穴。 4. 松萝:松柏和萝藤,常比喻隐居之地。 5. 戴符钱:古代迷信说法,认为人的命运是天所定的,所以需要佩戴护身符。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的信,信中表达了他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命运的看法。诗中通过描绘山林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
【注释】 自是禽中隐逸流:禽,指鹤;隐逸,隐居。流,比喻飞鸟。 雕笼宁似旧汀洲:雕,雕刻的笼子;汀洲,水中沙洲。 菰蒲梦忆双飞晓:菰,水生植物;蒲,一种草本植物。梦忆,梦中回忆。 云水愁怜一望秋:云水,云和水,形容水面景色。愁怜,因思而伤感。 素质岂招今日累:素质,羽毛的颜色;招,引来。 文章翻致此身雠:仇,仇敌。 他时傥获山渊惠:傥,倘若;山渊,山涧、深潭,比喻高远之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