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
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注释】

甲戌:宋高宗绍兴四年。给事中,官名。

乡民:普通百姓。

浮尸:漂浮在水面上的死尸。

家家无:每家每户没有。

只缘:只是因为。

后政:后来的政府。

致得:导致。

今吴非昔吴:现在的吴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吴国了。

长民:长官。

天数:天命。

诬:欺骗。

【赏析】

这首五律,是作者为时相叶梦得所写的《甲戌民风近体》诗的序言。诗中反映了当时疫疠饥荒相继发生,老百姓死伤无数,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诗人通过这首诗,对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作了有力的抨击和揭露。

开头两句,写疫情、饥荒接连不断,致使成千上万无辜百姓惨死在病痛中;接着写尸体四处漂流,柴薪、粮食一贫如洗。这是一幅悲惨的社会图景;“乡民千万死无辜”与“束薪斗粟家家无”,这两句诗把灾难深重的景象描绘了出来。

第三句“只缘后政异前政”,表明灾情之所以如此严重的原因是由于后来的政治不如以前的政治清明。“后政”即指当时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异前政”就是与过去不同,“致得今吴非昔吴”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局势。这里的“异”字,既指政治上的得失,又含有好坏的意思。“致得”一词说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含有“因为”的意思。这里用了一个转折的词“只缘”,使句子的语气由肯定转到否定。

末句“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意思是说希望那些当权的官员们能够反省,不要推脱责任,不要否认自己所造成的灾祸是天意所致。“长民”是指地方长官,也就是县令或郡守之类的官员。“长民”在这里是泛指,指地方长官。“天数”指天意,也指老天爷。

全诗语言朴实,叙事直率,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和深深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