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闻名已有年,欲求识面苦无缘。
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
草堂久矣无颜色,愿乞飘萧数叶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萧涤瑕题竹》。
寄写竹金端石
湖海闻名已有年,欲求识面苦无缘。
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
草堂久矣无颜色,愿乞飘萧数叶烟。
译文:
湖海闻名已有年,
想要相见却苦无缘。
每当我在笔尖描绘秋天的意境,
心中早已有了渭川(指唐朝名士王维)的影子。
万片落叶在秋风中起舞,想到老去的自己,
一枝挂着露珠的竹子,让我想起杜甫。
我那荒凉的草堂很久没有生气了,
希望借给你几张飘散的树叶,随风飘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对竹、秋、老、菊等意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湖海闻名已有年”一句,表明与友人相识已经很长时间了。这句诗为下文的送别做了铺垫。
“欲求识面苦无缘”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友人见面的迫切心情。这句诗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友情的理解。
“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天的景色比作渭水的秋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叶比作老人,将竹子比作仙人,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
“草堂久矣无颜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草堂的失望和无奈。诗人曾经期待着与友人重逢的日子,但草堂却久矣无颜色,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
“愿乞飘萧数叶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飘萧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生活。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关怀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