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昴英
【注释】 天将造榜放秋晴,南国新逢运会亨。障碍洞开来试者,计偕稳送上华京。主人况是梅花宋,寓客渐非日色程。面见河南已分晓,伫聆魁捷响仙城。 【赏析】 此为送别诗。首句“天将造榜放秋晴”,是说天公要给秋晴的天气造个榜文;“南国新逢运会亨”。南方刚刚迎来了一次好运。这两句的意思是:秋晴的天气将要公布榜文了;南方刚经历了一次好运。 次句“障碍洞开来试者”,是说障碍已经打通了,来应试的人可以进入考场了
【注释】 雕鹗:传说中的猛禽,这里比喻英雄豪杰。联翻:接连不断。二十名:指二十个状元及第的才子。金榜:科举考试中选者的名字写在木牌上悬挂在门前,故称“金榜”。龙头:旧时状元的代称。谶:预言吉凶的隐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科举应试的诗。首联点出应试时间是会试之后,即殿试之前,此时应考者云集京城。颔联说这些应试者都是当年会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等名次最靠前的人,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朝廷的大臣
【注释】 重九:即农历九月九日。南山:指山名,在湖北武昌西南。峡觉海寺:在南山西麓。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恰重阳日到南山,小摘黄花供绿樽”,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来到南山,采摘黄花来供奉绿色的酒樽。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对重阳节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钟叩一声萧寺晚,移舟载月过前湾”,描写了诗人在寺庙中敲响钟声,迎接夕阳西下;然后乘船渡过江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 铁汉从来去就轻:铁汉从过去到现在已经轻飘飘地离去了。 当年乌府树风声:当年在乌府(指东晋的庾亮)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福星临分人安乐:福星降临,人们安享太平之福。 浊世如泥志洁清:乱世如同污泥一般使人意志不洁、清高。 祠命忽传奸吏贺:突然传来朝廷要祭祀先贤的命令,奸佞小人为之庆贺。 归装绝少担夫惊:准备行装时
注释:桂花香气四溢,状元榜上题名,门前挂着捷旗,地上流着铜钱。笔端快便行年顺,骑着祥鹤缠在腰上,身兼文武两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及第的场景。诗中的“桂菊风香”指的是秋天的桂花和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门标捷帜”则是指状元及其家人门前悬挂着胜利的标志——捷报。整首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展现了古人对科举成功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与语言表达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云关观月”是一首七言绝句。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并赏析其精彩之处。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给出答案。 本诗共八句,每句话有字数限制。全诗四句为一组,可分为两组,其中第二组中第一、二句为第一句的补充。第一句写诗人在山间观月。诗人由“山间未晚先得月”一句可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考查点,注意全诗理解,不要错过重要诗句。此题中,有意象分析,情感的赏析,手法的分析,手法的赏析等。 此诗首联“无尘明镜太玲珑,匣向周遭紫翠中”意思是:清丽的明镜没有尘埃而变得晶莹剔透,就放在四周绿树丛中。颔联“地有仙家云母石
送张子元班见 笑掇巍科是管君,等闲马上换京官。 扶摇九万从今易,植立千年自古难。 多办衣裘禦风雪,紧操维柁过泷滩。 中朝知旧如相问,试把吟篇举似看。 注释: - 笑掇巍科:指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后大笑的样子。 - 管君: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张子元。 - 马上换京官:形容仕途变化迅速,就像在马上换马一样。 - 扶摇九万:形容上升得很快。九万,古代对高飞的鸟或云的夸张说法,这里用来比喻升迁的速度。 -
【注释】 方铁庵:即方文,字以智,号铁庵,江西南昌人。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兼侍读,进侍读学士,为严嵩所忌,贬谪广西永州。后得赦还,卒于家。 三首:指《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 其三:第一、二首已经作过,第三首又写了一篇,所以称“其三”。 纸钱:指纸制的冥钱。 森插竹:形容竹丛密布。 遗像在方桥:遗像,指已故之人的肖像。方桥,地名。 甘棠:古棠梨树名,亦泛指甘美的树。 韩木乔
峡山飞来殿 龙门凿破碧天池,呈佛高峰插翠微。 对岸钟声犹隐耳,御风檐角尚如翚。 二神择地非著相,双锡腾空向上机。 此境世间如更有,安知古殿不重飞。 注释: - 峡山飞来殿:指位于峡谷中飞来的一座寺庙,因而得名。峡山指的是峡谷中的山峰。 - 龙门:这里指的是黄河的龙门峡谷,是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之一。 - 碧天池:形容河水清澈如同天上的水池一样。 - 呈佛高峰:指佛像所在的山峰,呈意为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