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凤
旧梦依依睡起迟,春慵无力试单衣。 薄寒天气卖花时。 细雨轻烟莺百啭,暖风斜日燕双飞。 画楼东畔小堂西。 注释: 1. 旧梦依依: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之情,依依形容思绪缠绕,难以释怀。 2. 春慵无力:形容春天的气候使人感到懒洋洋、无力的样子。 3. 卖花时:指卖花时节,即春末夏初,花儿凋谢的时候。 4. 细雨轻烟:描述春雨细腻柔和,烟雾缭绕的景象。 5. 莺百啭:莺鸟在树上婉转地啼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注意“点”字的写法。 【答案】 译文:扇子怕轻罗透风,卷起窗帘渐觉秋风冷清。小庭无人,疏柳笼罩烟霭暝色朦胧。点点流萤飞过庭院,入户却难停息不定。 栏干重重凭栏久望,风声月影还是当年旧境。注释:轻罗:轻薄的丝织品,指纱罗。暝(míng) :昏暗,这里用作动词
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的诗句: 1. "扑帘飞絮一春终" - 这句话描述了春天里飘落的柳絮随着春风四处飞舞,最终在帘子上落下,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2. "太史归来去又匆" - "太史"可能是对某个人的称呼,他们从外地归来,但很快就要离开,表现出一种急促和忙碌的状态。 3. "抱菊昔为三径客" - "三径"是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诗人曾经是三径的主人,也就是说他曾在这个地方隐居过。 4.
晚从春山行,残月挂高树。 诗句释义:傍晚的时候,我沿着春天的山路行走,明亮的残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译文:在傍晚的时候,我沿着春天的山路行走,明亮的残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注释:晚,傍晚。行,行走。春山,春天的山。残月,不完整的月亮。挂,挂在。高树,高高的树木。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傍晚行走山间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钟声出烟林,人语隔溪雾。
【解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落梅为景,以风急为情,以“落梅”起兴,抒发了作者在雨中漫步时所见所感的幽思和愁绪,语言明丽而含蓄。 首句“睡起卷帘无力”,点出时间是在清晨,“卷帘”是说起床后懒得去打开窗帘,“无力”说明人的心情是慵懒的。“薄暮栏杆闲立”,则点明时间在傍晚,“栏杆”是说站在栏杆上欣赏风景,“闲立”说明心情是不羁放浪的。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游春词
菩萨蛮 小庭日午东风暖。絮飞花落春过半。乡思隔关山。开笼放白鹇。 夜深灯有晕。烟断香初烬。玉漏莫教催。梦和潮水回。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小庭:庭院很小。 日午:正午。 东风暖:东风温暖。 絮飞花落春过半:指春天已过去一半。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隔关山:隔着山。 开笼:打开笼子。 白鹇:一种鸟,毛白色,嘴红色。 晕:这里指灯光。 烟断:烟雾散尽。 烬:火灭了。 玉漏
【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又名“百字令”“满庭芳”等。 2. 红楼梦断:犹言《红楼梦》已断。 3. 晓啼莺:即“晓莺”,指报晓的黄莺。 4. 绣幕峭寒生:形容春寒料峭。 5. 二月江南春晚:二月时江南春深,但此时已是傍晚。 6. 深巷卖花声:描写了卖花人挑着花篮在小巷中叫卖的情景。 7. 苔藓薄,柳烟轻:形容春天的景象。 8. 最凄清:形容心情凄凉、寂寞。 9. 昨宵风雨,今朝寒食
这首诗是苏轼的自挽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淡然。 今春湖碧山萦绿,问字车来傍林麓:今年春天,湖面上的湖水碧绿,山峦环绕,树木繁茂,就像一位文人学士的车马停在了树林中。 丁令才欣化鹤归,剡溪又怅回舟速:丁令威化成了一只仙鹤回到了故乡,而我又不禁惆怅地想起我那回不去的船。 小病先徵挽句看,先生怀抱海天宽:即使我生病了,也要看看你的挽联,你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 渊明歌与司空墓
再游飞云洞 倦客欲休息,驱车问灵境。 谷口采樵人,指是飞云岭。 古洞响寒泉,高峰明返景。 松涛从空来,感此动清警。 昔我登此山,垂发始覆颈。 杯底吸霞光,溪边捉云影。 当时虽无知,脉脉心已领。 抚树发长叹,岁月直俄顷。 俯仰心豁然,天风磬声冷。 译文: 疲倦的旅人想要休息,驱车前往寻求心灵的宁静。 山谷口的采樵人,指着那飞云岭告诉我。 古老的山洞传来阵阵清凉的泉水声
晚溪 日落烟霏霏,渡头行客少。 山月出林迟,幽禽归树早。 水面清风来,微波动荇藻。 余欲弄扁舟,悠然学垂钓。 译文及注释: 日落烟霏霏,渡头行客少。 夕阳西下,烟雾笼罩着小河,河边的行人稀少。 山月出林迟,幽禽归树早。 山上的月亮升起得很慢,小鸟归巢也早一些。 水面清风来,微波动荇藻。 江面吹来一阵清风,轻轻荡漾着水草。 余欲弄扁舟,悠然学垂钓。 我想摆开小船,悠然地学习垂钓技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