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诗句如下: 1. 心自小,玉钗头。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内心纯洁无瑕的形象,如同用玉制成的发簪一般,简单而美好。"心自小"暗示了女子的纯真与善良,"玉钗头"则形容其外貌或象征其内在品质的纯洁。 - 赏析: 此句通过“心自小”和“玉钗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古典美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女子,她们的纯洁与优雅。 2. 月娥飞下白蘋洲。 - 解析: “月娥”指的是月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其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最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技巧。此题要求考生赏析“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这是对景物描写的赏析,答题时要答出诗句中的景物及作用即可。 【答案】 译文:天空低垂,日暮时分。清商乐声一曲,行人驻足凝望。那女子意态如飞絮一般轻盈飘逸,才停泊在春衫上,就被风吹去。 朝朝暮暮约定了却无凭据
【注释】 红映阑干绿映阶:红,指海棠,花名;阑干,栏杆;阶,台阶。 闲闷闲愁:闲闷,无事而闷闷不乐;闲愁,无端地生发忧愁。 独自徘徊:独自在花下徘徊。 天涯消息:天边的消息。 别后无书有梦来:别离之后没有书信,只有梦中相会。 后院棠梨昨夜开:后院的海棠花昨夜已经开放了。 雨急风忙次第催:雨点急促,风声繁忙,依次催促海棠花开。 罗衣消瘦却春寒:罗衣(指罗衫),这里指女子的衣服,因穿罗衣的人瘦弱
【注释】 节节:指风声。荷风驿置:形容微风吹过,使荷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如同驿站里停着的马匹和行人。竹雨:指细雨,雨点像竹子那样疏疏落落落下。龙悭:形容雨势很小,不能滋润万物。欹枕:斜靠在枕头上,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几声鼓吹:指听几声乐器的演奏。卷帘数笔湖山:指打开窗帘看湖光山色。 【赏析】 这首诗写闲情逸致,描写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图画,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全诗语言平实,但字斟句酌
【解析】 1. “人悄悄”:人很少。“画楼风外吹笙”:在画楼上吹奏的笙声随风飘荡。2. “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临近入睡时点燃熏香,已经三更了。3. “一方明月中庭”:庭院中有一方明亮的月光。4. “粉墙东畔小桥横”:粉刷的墙壁,东边有一座小桥横跨。5. 鉴赏诗句: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全词意境幽雅清静,情调缠绵悱恻。 【答案】 译文 烟柳疏疏,人悄悄地走过,在画楼上吹着笙。倚靠阑干
诗句释义与译文: 乌夜啼 - 在夜晚的乌鸦啼鸣声中,形容夜色深沉、环境寂静。 鸾镜愁添眉黛,罗裙瘦减腰肢。 鸾镜 - 指梳妆用的镜台,通常放在室内。 愁添眉黛 - 因忧愁而使得原本美丽的眉毛更显得愁苦。 罗裙瘦减腰肢 - 形容衣服因为消瘦而显得更为宽松,突出了身体的消瘦。 一回见了一回病,弹指误佳期。 一回 - 表示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见一次病 - 每次见到都身体不适。 弹指误佳期 -
朝中措·其一闻莺 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沉别院深。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注释与赏析: - “飘飘仙袂缕黄金”:形容女子穿着华丽如仙,衣袂轻盈如同金色丝线。 - “相对弄清音”:在清静的环境中,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音,感受彼此的和谐。 - “几度教人误听”:多次让人误以为是其他声音,暗示环境的复杂性。 - “当窗绿暗红深”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的步态轻盈美好。庭院:指闺房。藕香:指莲藕,荷花盛开时节,清香四溢。银烛:银色的灯笼。两鬓、新恨:指愁思,眉心。遥山:远山。南楼:指临窗而坐的高楼。瘦影:形容身材消瘦。两处凭阑:指楼上和楼下,即分别在两地凭栏望远。莫似:不如。桃花溪畔:指桃源溪,在今四川资中县境内。乱随流水:指随着江流漂到远方。 【赏析】 此词写离别之情,上片写别时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全为“画”字而设
【解析】 此诗首句写景,“乌夜啼”的意象烘托出春将尽时的氛围;次句写人,“其三送春”点明题旨。第三句“休恨五更风”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之情。第四句写花落,“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暗寓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一句
【注释】: 1. 斟别酒,问东君——斟:把酒杯倾斜。东君:指春风和阳。这句是说,斟上送别的美酒,问问东风,一年一度又是新的季节了。 2. 一年一度一回新——一年一度:一年一次地。回:返回。这两句是说,一年一度,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3. 看百花,飘舞茵——看:看花,这里指观赏。飘舞茵:像在绿色的地毯(茵)上跳舞一样。这两句写春天的景色,万紫千红,百花开放,一片生机。 4. 斟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