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浚成
【译文】 一片真诚捍卫佛门,多次首倡修复寺院。 佛教七层塔想要积功德,自觉芳名永垂万古。 【注释】 (1)卫佛门:捍卫佛寺的门面。 (2)祇园:指印度的祗树给孤独园,为释迦牟尼修行处。 (3)浮屠:即佛塔,又称“浮屠塔”。 (4)觉:觉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倡议重兴准提寺后写的一篇纪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寺庙修缮工作的重视
《赞和斋陈先生》 译文: 赞和斋陈先生总理引心书院十三年 引心院建十三年,惟日孜孜为劝贤。 讲席宏开陶伟器,文坛结构选青钱。 群材喜得登云路,主席欣看八月仙。 艺苑书勋名可久,歌诗祝颂乐无边。 注释: 1. 赞和斋陈先生 - 此处“和”可能指的是和谐、和顺之意,而“斋”一般指清静之地,“陈先生”则可能是人名或尊称。 2. 总理引心书院十三年 - “总理”可能是指某位国家领导人
【注释】 庚辰:年号。1820(清道光三十年)。 引心书院:位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的学宫,为清代书院之一。 诣:拜访。 文昌:星名,又称文曲星,古人认为主管文学、功名。 凝坛及准提寺:指在凝坛建有准提寺。 吕祖庙:供奉吕洞宾的神庙。 稔知:熟悉了解。 陈君廷瑜:陈邦彦,字廷瑜,庐陵人,道光进士,累官至福建布政使。 三教回环气运开:佛教、道教与儒家三家学说相互渗透。 文坛佛座接仙台
【注释】 题赠和斋甲戌:在1814年给和斋主人作的一首诗。1814年是农历甲戌年,故称“甲戌”。题赠,指赠诗;和斋,即和斋主人,名不详。 衡文大宪素遵神:衡文,主持考试。大宪,主管司法的大官。遵神,遵循上天的意志。 拟聿新:拟,仿效;聿,语助词,无义;新,更新。拟仿效新的。 袖手:拱手站在一旁,不参与其事。 惟君应命独劳身:您(和斋主人)应当受命独力承担此事,辛苦劳累自己。 鸠金
诗句: 1. 一片真诚卫佛门,几番首倡葺只园。 2. 浮屠七级思功德,自觉芳名万古存。 译文: 1. 一片真诚守护着佛门,几次倡议修缮了寺庙花园。 2. 七级浮屠楼阁象征着功德,自觉芳名流传千古。 关键词注释: - 卫佛门:守护、捍卫佛教。 - 只园:指寺庙的花园或庭院,这里可能是在修缮过程中发现并保护了某个园林。 - 浮屠七级:指佛教建筑中的七层塔楼,象征功德。 - 自觉芳名
【译文】 陈和斋出入都十分小心地珍惜字纸,因此我特地写诗来表达我的敬仰。 很早就认识书写文字,代替结绳记事,流传千古的文风气韵令人心醉。 零落的钩画不忍心弃置沟渠,残破的画作怎么能玷辱浊泥? 全都交由大火焚烧归于自然,又投身学海泛舟澄清。 如先生精心布置用心良苦,先圣英灵久仰凭依。 注释: 1. 早识书文代结绳:很早以前就知道书写文字,就像古人用绳子打结记录事情一样。 2. 流传千古气薰蒸
三教回环气运开,文坛佛座接仙台。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 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
引心院建十三年,惟日孜孜为劝贤。 讲席宏开陶伟器,文坛结构选青钱。 群材喜得登云路,主席欣看八月仙。 艺苑书勋名可久,歌诗祝颂乐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