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回环气运开,文坛佛座接仙台。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
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

【注释】

庚辰:年号。1820(清道光三十年)。

引心书院:位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的学宫,为清代书院之一。

诣:拜访。

文昌:星名,又称文曲星,古人认为主管文学、功名。

凝坛及准提寺:指在凝坛建有准提寺。

吕祖庙:供奉吕洞宾的神庙。

稔知:熟悉了解。

陈君廷瑜:陈邦彦,字廷瑜,庐陵人,道光进士,累官至福建布政使。

三教回环气运开:佛教、道教与儒家三家学说相互渗透。

文坛佛座接仙台:指文人学士和佛门修行者可以一起交流学问。

凭依:倚靠。

在德昭灵感:在品德上受到启发。

蕴藉:含蓄、内敛。

龙轴:皇帝的御笔。

灵符画引鹤书来:皇帝的命令或指示通过书法的形式传达出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指一百年前的地方已经变得不同了。

董倡奇勋实伟哉:赞扬陈邦彦的功绩确实伟大。

【赏析】

这首诗是陈邦彦给友人写来的赠诗,赞美友人的政绩和功德。

首联点题,指出诗人来到郡城后闲暇无事,漫步至引心书院,并前往文昌、凝坛以及准提寺吕祖庙,看到这些地方的栋宇坚牢、门屏巩固,规形体制迥异于昔日,由此询问守院之人得知陈君廷瑜勤奋工作,十三年如一日不厌倦不疲倦,才得睹厥成,诗人对此心生敬意。

颔联赞颂陈邦彦勤勉敬业,功德卓著。

颈联描绘陈君廷瑜的风采,说他凭借自己的德行感召神灵,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百姓做出贡献。

尾联表达诗人对陈邦彦功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陈邦彦作为官员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是一首优秀的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