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逐句释义 1. 人物吾乡行秘书 - 描述了一个人在京城(吾乡)担任秘书的职位。“行秘书”意味着这个人在朝廷中负责文书工作。 2. 功名末路坐题舆 - 指此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和失败,最终未能实现其功名抱负,反而被贬谪。“坐题舆”意即被贬谪,乘坐车辆离去。 3. 只教副墨传蛮徼 - “副墨”通常指的是官员的副职或下属,而“蛮徼”则是指边疆地区。这句话表达了此人只能在边远地区任职,无法施展才华。 4
【诗句注释】 孝庙:指北宋仁宗赵祯。祥刑首选:指宋仁宗在位时期,以“祥刑”(即宽赦刑罚)为首选的治国方略。行藏:行事和处世。何愧:有什么可惭愧的。百年身:指一生。共知:共同知道。草木威名旧:指草木因受到恩泽而闻名。亲见:亲自看到。旌麾(jīn huī):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旗帜。号令:指挥。登陆政成俄告老:指宋英宗时,王安石变法失败被罢相,英宗即位后,立即罢黜了新政政策。建旄好在奄归真
【注释】 挽承事黄公词:此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00年),作者在京城长安为官时,因怀念黄门丞的恩德之情而作。黄门丞即黄承事,是唐代宗室子弟担任的官职,负责朝廷内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黄承事的怀念之情。 胶庠:指古代学校。庠,古代学校的通称。青毡:指青色布制成的马鞍垫。古代官员出行时,骑马用的马鞍垫子要用青色的布料做成。这里比喻黄承事的学问和才能。 付与儿曹:指把责任交给年轻人。勉旃:劝勉
【注释】 教子全功次第成:教子有成就,次第成功。教子:教育儿子。次第:顺序。成:成功。 吾乡钱氏窦家声:我的故乡是钱氏窦家的。钱氏是春秋时晋国的公室姓。钱氏在晋朝时,曾封于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所以称为“钱氏”。窦氏,汉宣帝时的外戚。 善根植得桥梁固:善种的根基牢固地树立着。善根:好根。植得:种植得好。桥梁:比喻事业或才能。固:牢固。 心地均教役使平:心灵、本性都受到正确的教育
郑通判,即郑谷(公元857年-910年),唐代文学家,字光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两次应进士举落第,做过几任小官,最后以秘书省正字致仕归隐。 这首诗是郑谷在晚年时写给他的同年好友的挽诗。 首先来看一下注释: 1. 惊心同榜渺参辰 - 意为我和朋友都是同年登科的人,但如今已经天各一方,相距太远了。参辰为二十八宿之一,这里用来形容距离之遥。 2.
【注释】 阳和:温暖的春风。峥嵘:高耸的样子,这里指有志之士的议论。砥柱波:指砥柱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砥柱,即砥柱山,黄河中流的一座山峰,形势险要,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天下之中”。先见不为时宰信,孤忠惟是圣心多:意谓先见之明不被当时的权贵们所信任,只有忠诚耿直的人才能得到圣上的信任。 两州惠爱逢人说,万里功名奈病何:意谓自己虽身居两州,受到百姓的恩惠,但因病不能为皇上出力,为国家建功立业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世出名科耀故乡,君家显祖屹相望。 这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自豪和荣耀,同时也赞美了家族中的杰出人才。 - 将雏近喜重偕计,有子先登服义方。
诗句原文: 忍看丹旐引灵輀,尚想祥华进止时。 无复短檠亲教子,空馀满箧旧题诗。 赏析: - 诗词解释: 1. "忍看丹旐引灵輀":此处“丹旐”指丧旗,象征逝者已去;“引灵輀”即引导灵车的仪式,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追忆。 2. "尚想祥华进止时":这里的“祥华”指的是吉祥的花朵或景象,可能是指逝者生前的某种美好状态或成就。“进止时”则暗指逝者生前的行为举止或生活状态。 3. "无复短檠亲教子"
注释: 1. 忆曾伯仲共论文,迭和埙篪自不群。 释义:回忆曾经与我伯仲兄弟共同讨论诗文,我们互相吟诵诗作,声音和谐美妙,如同乐器中的埙、篪一样独特。 2. 尚以竹林怜小阮,肯令新妇配参军。 释义:还因为你在竹林里对小阮的怜爱,不肯让我这个新人去匹配参军。 3. 登楼无计追王粲,载酒空烦过子云。 释义:登上高楼也没有办法追赶王粲,载着美酒却只能空费心力而过子云。 4. 幸有诸郎传素业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充位无功得放归,渊明若在耻吾师。" - "充位无功:指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职责和地位,无功而返。" - "渊明:即陶渊明,此处用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媲美。" - "若在:如果存在的话,表示如果陶渊明还在世的话。" - "耻吾师:以陶渊明为例,表示羞愧不如他的志向。" 2. 译文:我虽然担任了一个职位,但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