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诗句解析 1 常公廊庙姿,龙节殿南区。 - “常公”可能指代某位官员,其“龙节”象征地位和权力。 - “殿南区”暗示了这位官员的职位或职责所在。 2.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 “文章源”比喻学问或文化的源泉。 - “儒学”指儒家学说,而“比蜀都”意味着与四川相比,这里也有深厚的学术和文化积累。 3. 仪仪天章老,秀色发东吴。 - “仪仪”可能是对某人文雅或学识的描述。 -
注释:月亮落下,如同一条银色的桥,穿过梧桐树。我敞开心扉,等待风的到来,就像期待与心爱的人相会。白云娇媚婀娜,绿树清凉交错。如何才能吃到琼华玉浆,来安慰这个夜晚的饥饿?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坐时思念远方朋友的情感。诗中的“月落如玉虹”形容月亮像一条银白色的桥横跨夜空,而“飞过梧桐枝”则描绘了月光在梧桐树上投下的影子,宛如飞舞的羽毛。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归家的期盼,“开怀待归风,如与佳人期”
【注释】 扶沟:县名,今属河南省。 白鹤观:在河南扶沟。 苏子:苏轼的兄弟苏辙的字。 黄道士:黄初平,汉时人,相传曾修炼成仙,能呼风唤雨。 周原:即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邀余同作:邀请我一同作诗。 【译文】 白鹤观有苏家兄弟赠黄道士诗二阕 县令周原又以三篇纪之邀余同作 黄初平,爱酒老不衰; 二豪留醉墨,潇洒白云辞; 流莺境寂寞,无复落花枝; 空余凤凰字,犹得周郎悲。 赏析: 本词是苏轼与弟苏辙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的鉴赏。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夜宿秘阁”这一句诗的意思。“夜宿秘阁”字面意思是夜晚住在皇帝所建的藏书馆中,即夜宿于金马山藏书处。“金马藏书大帝家”中的“金马”指金马门。汉宫有门名金马,故称。“大帝家”指皇帝家。“绕檐鸣玉滴冰牙”,意思是
【注释】 翠璧:形容青山。连环:指山连绵不断。 爱山何:喜爱山的意思。何,疑问词,相当于“哪里”。 莫辞:不要推托。 下马寻云径:走下马来寻找一条通往云端的道路。 淮:古时以淮河为界,以北属吴,以南属楚,故称淮西。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转情入景,尾联点题。全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诗中用典贴切自然,既没有堆砌典故的痕迹,也没有生硬地牵合典故;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新春词》其四 郑獬《新春词 (其四)》中"小池春破玉玲珑,声触帘钩渐好风。闲绕栏干掐花树,春痕已著半梢红。"诗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其中包含了精细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 诗中的“小池春破玉玲珑”,形象地描绘了小池在春天破冰而出的美景。"破玉玲珑"形容水面如同被打碎的玉石一样清晰可见,晶莹剔透。"声触帘钩渐好风"则描述了微风吹过的声音和渐渐变得和缓的风。"好风"在这里不仅是指自然气候的变化
``` 江南还有谢娘才,试数春期几日来。 彩胜未随钗上燕,玉台先插鬓边梅。 【注释】 1. 谢娘: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2. 彩胜:古代女子头上佩戴的彩色装饰物。 3. 钗:古代妇女的发饰。 4. 玉台:形容女子的美貌和端庄。 5. 鬓边梅:指女子佩戴的梅花饰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女性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谢娘、彩胜、钗、玉台等元素,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女性美的赞赏
郑獬的《和汪正夫梅·其十六》描绘了一幅梅花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清高孤傲品质的赞美。下面将按照要求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木秃风摧正为才:描述梅花在风雪中依然挺立,展现出其独特的才华。 2. 几将挤陷九渊来:暗示梅花的力量之大,足以将九渊都挤陷出来。 3. 见君说着须酸鼻:表示看到梅花盛开,诗人不禁感到酸楚,可能是因为被梅花的清高所感动。 4. 何必樽前更食梅:诗人认为
先公道义交,晚得苏公佐。 俾予往拜之,兄事安敢堕。 漂忽十五年,日月如旋磨。 近佩荆州符,吏牍方自课。 苏侯乃外台,庶几容谬懦。 若获巨木阴,似翳桑下饿。 相约待秋深,事隙得高卧。 风洒渚宫凉,碧溪绝尘涴。 穿林或倦行,拂石还分坐。 夙怀讵仿佛,幽事信坎坷。 除书走马来,换节长淮左。 嗟予踽踽游,有唱期谁和。 楚老遮郭门,扳留知不可。 别酒虽无欢,归帆幸少垛。 苏侯贤大夫,历数今谁过。
解析和注释: 1. 庞眉苍面已衰翁 - 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外貌和年龄,用“庞眉”指宽大的眉毛,而“苍面”则形容脸色显得年迈。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 2. 犹踏天衢尘土中 - “天衢”指的是高高的官道或朝廷的道路,“尘土中”表示在尘世中忙碌。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仍不忘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 3. 收得闲名好归去 - “闲名”可能指的是名利等世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