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公廊庙姿,龙节殿南区。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仪仪天章老,秀色发东吴。
相望三百载,还拥朱轓车。
风帆入天境,云际如飞凫。
到郡省风俗,少住使君旟。
邦人爱文字,小吏亦诗书。
欧生死北土,仙山失璠玙。
魁怪遂横行,圣人恶夺朱。
愿公正礼法,引之君子涂。
骙骙万马群,必有真龙驹。
它时杨得意,自可荐相如。
诗句解析
1 常公廊庙姿,龙节殿南区。
- “常公”可能指代某位官员,其“龙节”象征地位和权力。
- “殿南区”暗示了这位官员的职位或职责所在。
-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 “文章源”比喻学问或文化的源泉。
- “儒学”指儒家学说,而“比蜀都”意味着与四川相比,这里也有深厚的学术和文化积累。
- 仪仪天章老,秀色发东吴。
- “仪仪”可能是对某人文雅或学识的描述。
- “天章”通常指代经典文献,如《尚书》。
- “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国家,这里用以代表文化繁荣之地。
- 相望三百载,还拥朱轓车。
- “相望”表示两地距离遥远,但有联系。
- “朱轓车”可能是指一种交通工具或象征尊贵的身份。
- 风帆入天境,云际如飞凫。
- “风帆”指帆船,暗示着航行的自由与迅速。
- “天境”形容景色壮观,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 到郡省风俗,少住使君旟。
- “到郡”表示到达某个地方,“省风俗”即考察当地的民情和风俗。
- “使君旟”是一种古代官员的旗帜,这里可能指的是地方长官。
- 邦人爱文字,小吏亦诗书。
- “邦人”指当地居民,“爱文字”说明他们重视书写和文学艺术。
- “小吏”可能指的是低级官吏,但也能展现出他们对文化的追求。
- 欧生死北土,仙山失璠玙。
- “欧生”可能是一位文人学者的名字。
- “死北土”意味着他在北方去世,可能因政治原因。
- “仙山”通常指道教中的仙境,而“失璠玙”则形容其才华或品德之高超。
- 魁怪遂横行,圣人恶夺朱。
- “魁怪”指奇异之人或事物,此处可能指代某种特殊才能或势力。
- “恶夺朱”可能是指圣人厌恶这种力量或人物的出现。
- 愿公正礼法,引之君子涂。
- “愿公正”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社会能保持公正。
- “礼法”指法律和礼仪,“君子涂”可能是指君子的道路或行为准则。
- 骙骙万马群,必有真龙驹。
- “骙骙”形容马儿健壮有力。
- “万马群”可能比喻人才众多,但“真龙驹”则是强调其中的佼佼者或精英。
- 它时杨得意,自可荐相如。
- “它时”指未来某一时刻,“杨得意”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如杨贵妃、李善等人。
- “自可荐相如”意指将来有机会向朝廷推荐像司马相如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