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注释: 野步:在野外散步。 云扉:指云门山的山门,也指云门山上的寺庙。 紫苔斑:紫色的苔藓覆盖着石阶。 虹蜺:彩虹。 魍魉(wǎng liáng):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迷惑人的鬼怪。 历刺:指石缝间露出来的青草。 溪腰:指溪水曲折处的岸上。 缠:缠绕。 绿湾环:指溪流环绕的岸边。 野僧:指山中的和尚。 一筇(qióng):一根拐杖。筇:竹制的手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诗歌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 - 关键词: 清明节,桃花,杏子,稀疏 - 译文: 在清明节这一天,桃树的叶子依然翠绿,杏果也变得丰满起来。然而,经过雨水的滋润,一些曾经繁茂的花朵已经凋零稀疏。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桃花和杏子作为春天的象征,被雨水滋养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丽的花朵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江上 芦苇叶在秋风中摇曳,秋天的江上景色如画。 清酒解忧让人忘却烦恼。 云散后月亮映照江面,潮水即将涌来风势猛烈。 美景不输白鹭飞翔,飞尘却不到小舟上。 天色渐渐暗淡,万顷水面晶莹剔透
诗句释义 1 吴儿经年不识雪 - “吴儿”指的是杭州的百姓,他们通常不习惯或不熟悉下雪。这里的“经年”意味着经过很长时间,“不识雪”表达了他们对于雪的陌生和不了解。 2. 忽惊大片遮空来 - 这个句子描述了突然之间,大片的雪花覆盖了天空,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3. 黑帝不分苦荒拙 - “黑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冬天或寒冷的天气,而“不分苦荒拙”表示这些自然现象并不区分人的好坏或贫富。 4.
汉水渺渺东南流, 萧萧雨打杏花洲。 欲托双鱼寄书札, 不知几日到荆州。 注释: 汉水:指汉江,位于中国湖北省。 渺渺: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萧萧:形容雨声细碎而连绵。 雨打杏花洲:指杏花盛开的岸边被雨打得落英缤纷。 双鱼:代指书信、问候之意。 书札:书信,札是书信的意思。 荆州:今属湖北管辖,当时为荆南道治所。 故人:老朋友。 日渐远:日子一天天过去。 绿草:指长满青草的地方。 赏析:
骤寒 四拥苍云拂浪惊,北风飞下海涛声。 水摇冰骨冻未得,雨作雪花开不成。 玉匣宝刀锋欲折,铁衣战骑力还生。 杏梢柳叶无聊赖,为祝鸣鸠探晚晴。 注释: 1. 四拥苍云拂浪惊:四周被苍茫的云层包围,海浪掀起来让人感到惊慌。 2. 北风飞下海涛声:北方的冷风如同飞翔的燕子一般,拍打着海面发出的声音。 3. 水摇冰骨冻未得:水面上的冰层在寒冷的水中摇动,仿佛是一块坚硬的骨头,但还没有完全结冻。 4.
昔游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 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 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 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注释】 1. 小旗短棹西池上:小旗和短棹都是形容船的大小。 2. 青杏煮酒寒食头:寒食节的前一天是清明节,人们吃青杏,所以用“煮酒”来比喻吃青杏。 3. 绿杨阴里穿小巷:绿杨树的影子在巷子里投下。 4. 闹花深处藏高楼:“闹花”指的是盛开的花朵
【诗句解读】: - 诗题:“题正夫小斋栽新竹” - 描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以及他对竹子的栽种和欣赏。 - 第一句:“斫开俗境栽新竹” - 描述了诗人通过砍伐世俗的环境来栽种新的竹子,展现了他的豁达和高远的志向。 - 第二句:“满地冰圆映玉肤” - 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竹叶如冰般晶莹剔透,竹杆如玉肤般光滑。 - 第三、四句:“高梢争出翠凤尾,孤根对植苍龙须” - 描述了竹子的高耸与挺拔
【注释】 春日 —— 春天的景色。 柳绵 —— 柳絮,指春花凋谢后落下来像棉一样白的东西。 碧虹漏窗 —— 指用彩色织成的窗帘。 乳雀趁飞玉蛱蝶 —— 形容小燕子在花间飞舞,好像玉带蝴蝶。 金樱桃 —— 指樱桃树上的果实。 倚栏正欲破闲闷,听得酒声鸣小槽 —— 倚着栏杆,想解除心中的烦闷,却听到有敲小酒桶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诗中写春天到来之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陶渊明画像时写下的。诗的前六句写画中人,后两句点出画意,并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独游”即独自出游,陶渊明曾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见他一生都与山水为伴。陶公自号“五柳先生”,所以此处也暗含了陶彭泽。 【答案】 ①马后:指酒壶。②一壶酒:指酒。③林间:指紫纶巾。④解:脱下。⑤飞来白鹭:指客人。⑥好花:这里指美人。⑦剧醉:狂饮。⑧四时难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