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云扉尽晚关,穿林踏破紫苔斑。
虹蜺渴雨欲下涧,魍魉避人还入山。
石觜露烟孤历刺,溪腰缠草绿湾环。
野僧有意待明月,独倚一筇松竹间。
注释:
野步:在野外散步。
云扉:指云门山的山门,也指云门山上的寺庙。
紫苔斑:紫色的苔藓覆盖着石阶。
虹蜺:彩虹。
魍魉(wǎng liáng):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迷惑人的鬼怪。
历刺:指石缝间露出来的青草。
溪腰:指溪水曲折处的岸上。
缠:缠绕。
绿湾环:指溪流环绕的岸边。
野僧:指山中的和尚。
一筇(qióng):一根拐杖。筇:竹制的手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首句“留着云扉尽晚关,穿林踏破紫苔斑。”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离开家门,穿过树林的情景。这里的“云扉”指的是云门山的山门,也暗示了诗人即将进入山林的意境。而“穿林踏破紫苔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林间,脚下踩碎了紫色的苔藓。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也透露出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虹蜺渴雨欲下涧,魍魉避人还入山。”则是对天气变化和人的行为的描述。这里,“虹蜺(ní)”指的是彩虹,它象征着美好的景象;“渴雨欲下涧”则意味着天气将要下雨,雨水将会滋润大地。而“魍魉(wǎng liàng)”则是古代传说中的鬼怪,它们会躲避人们,但当雨来临之际,又会回到山林之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石觜露烟孤历刺,溪腰缠草绿湾环。”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其中,“石觜(zhì)”指的是岩石的缝隙;“露烟孤历刺”则形象地描绘了早晨的雾气和阳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而“溪腰缠草绿湾环”则描绘了溪流蜿蜒处岸边长满青草的美丽画面。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为整首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一句“野僧有意待明月,独倚一筇松竹间。”则是对人物情感的表达。这里的“野僧”指的是山中的和尚,他们远离尘嚣,生活简朴。而“有意待明月”则表明他们有等待月亮升起的愿望;“独倚一筇松竹间”则描绘了他们在松林和竹林之间独自站立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的行为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