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诗句释义 1 故里亲交半柏城:这里的“故里”指的是作者的故乡,“亲交”指的是作者与家乡的朋友。"半柏城"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出生地,因为“柏城”在古代有时指代城市,这里可能暗指作者的家乡。 2. 坐中牢落似明星:这句话描述的是宴会中的人们似乎都显得有些失落,可能是因为天气、环境或者其他原因,使得气氛变得沉闷。"牢落"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状态不佳,如心情低落、精神不振等
【诗句释义】 招致仕诸君,招请做官的朋友们,一起喝酒畅饮。 闲里高官物外身,在闲暇之中,超然物外,忘却官职的束缚。 追欢高会及良辰,尽情欢乐,与好友们相聚于美好的时光。 菊含晓露精神健,菊花含着早晨的露水,显得精神饱满。 酒入凉天气味醇,美酒倒入清凉的天空,味道更浓郁。 双管龙吟清彻汉,两支笛子发出的声音如同龙鸣,清澈悠扬,传遍整个汉代。 四弦莺语巧回春,四弦乐器发出的清脆声音
和厚卿值风阻游范园 光禄名园惨淡中,十年樽酒与谁同。 有秋方毕随轩雨,未节俄惊落帽风。 坐想池塘生碧草,独行阶砌惜芳丛。 阳春绝唱知难和,白首空搔两鬓蓬。 注释: 1. 光禄名园:指唐代诗人李白曾任过的翰林学士院中的花园。 2. 十年樽酒:李白曾在唐朝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学士,但不久后被排挤出朝廷,此后的十年里,他常常在长安城中饮酒作诗。 3. 有秋方毕:意思是说,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4.
【注释】 承露:指花蕊承受着露水,形容娇艳。 蕣英:花名,即荷花之别致。 憔悴:形容人瘦弱的样子,也形容花的凋零。 篱下红芳特地荣:指在庭院中独自开放的花朵特别显得鲜艳。 妍丽:美丽。 顿添:立刻增添了。 秋气:秋天的气息。 欢娱潜动:欢乐的情绪渐渐萌动。 武陵溪上分颜色:武陵溪边有美丽的荷花,与桃花争艳。 洛水园中得号名:洛阳的洛水中也有荷花,被人们称为“芙蓉”(荷花的美称)。 为此径须判一醉
答李正议见贻 我像公那样举世能有几多人,八十岁高龄仍自在身。 处于俗世不追求世间相,坚持心志肯受一微尘。 遇见僧人便拿出衣中宝,待士多呈席上珍。 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 译文: 像像你这样的高人在世上又能有几人?你已经八十岁了,依然保持着自由自在的状态。 你在世俗中却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坚守自己的内心,接受一切细微的事物。 你遇到僧人时会拿出自己珍藏的宝物与他们分享
【诗句释义】 1. 享厚功微每愧颜,辞荣聊企汉疏贤。 注释: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却感到惭愧,为了摆脱困境而努力地追求像汉代的疏贤那样的人。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财富的满足,同时表达了他对于自己的期望,希望成为像汉疏贤那样有才能的人。 2. 居民未睹黄公化,过客空疑绛老年。 注释:当地居民没有见过黄公化的事迹,路人也怀疑他是绛州的老翁。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谦虚态度
注释: 章通字字安,书成就呈献给皇帝。 更加亲切从新诏,却得高闲是旧官。 禁阁不忧连夜直,好山应许老年看。 菊香酒熟身无事,且尽樽前一笑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一封信中的一段。全诗共五句,每句都以“请”开头,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厚意。 首句“请微之饮”,邀请元稹一起饮酒,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第二句“章通字字安,书成就呈献给皇帝”,描述了白居易为元稹写的文章,并献给了皇帝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和六年(811年)春天,应苏州刺史的邀请回苏州,与旧友微之相遇时所作。 诗句释义: 1. “白首还家再遇春”:指诗人白发苍苍地回到家乡,再次遇到了春天的气息。 2. “每将弦管乐脾神”:每次听到弦乐管乐,都会使诗人的心境愉悦,心情舒畅。 3. “况逢旧相分藩契”:更幸运的是,他与苏州刺史是旧识,两人曾一起共事,共同为一方治理地方。 4. “仍喜闲官脱世纷”:同时
【注释】 浮云:比喻官场,浮云喻名宦。 解组:指辞官。 杜门:闭门。 六傅:指孔子弟子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宰子贡、有子、澹台灭明。 书千帙:形容书籍之多。 闾里:乡里、民间。 荷芰(jì):荷花与菱角。 方驾:同“方舟”,大船。 践诚言:践履真诚之言。 【赏析】 此诗是酬答张念五的,作于元至元二年(1330)秋。当时作者因受谗言排挤,愤而辞官归隐,张念五对此表示慰勉。全诗以“浮云”、“解组”
【注释】 曳裾:拖衣襟。指做官。 狂直:指为人刚直不阿。 制分:职掌、职权。 省列:官职名称。也泛指朝廷。 时疏:不合时宜,不被采纳。 谋议:计策谋略。 乡邻:同乡邻里,泛指一般百姓。厌乞诸:讨厌别人的乞求。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述其为官的心得和态度。首联回忆自己早年为官,因敢于坚持原则而受到重用;颔联说明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并强调了内外职权的重要性;颈联表明自己对功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