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诗句释义】 十月平湖上,繁霜藻荇空。 柳枝横堕雨,波白细生风。 水鸟飞幽碧,寒花折浅红。 谁能尽一醉,灯火宿船篷。 【译文】 十月的西湖平静如镜,水面上的藻荇已经空了。 柳树的枝条被雨水打湿,湖面变得波光荡漾,微风吹动着湖面的细浪。 湖面上的鸟儿飞翔在幽深的碧绿中,而那些早开的花朵已经凋谢,只剩下浅红色的花瓣。 谁能和我一起畅饮到尽兴?让我们点亮灯火,在船篷下休息吧。 【注释】 - 十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诗句中运用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独坐”:独自坐着。“雪屋生寒劲”,“雪屋”:指冰天雪地中的茅草屋;“生寒劲”:生出寒冷的气势。“风灯落烬频”,风把灯火吹灭了好几次。“惊号”,“雁”:这里借代大雁,暗含着诗人的孤独感。“默坐未眠人”,我默默地坐着,没有睡意。“世事存伤没”,“伤”:悲伤,伤心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提刑(张方平)的答诗。张方平,字文潜,江西丰城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参知政事,封莘国公,谥“文简”。他是宋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绘画家和诗人,与曾巩、欧阳修、王安石等都是好朋友,他与梅尧臣、苏舜钦等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宋初三大家”。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濠上蒙庄达:濠上指的是濠水之滨,即濠州,蒙庄达可能是指庄子的思想在濠州的体现或成就
注释:龙山有游客,赠药满筠笼。 在龙山,有一位游客,他送给我满满一大筐山药。 叶渍沙泉碧,苗分石窦红。 这山药的叶子沾着沙泉的碧水,那嫩绿的山药苗儿,长在石洞中,红得鲜艳。 斸应侵晓露,来喜及春风。 清晨的露水滋润了山药,春天的风儿带来了生机。 却笑丹砂远,卒勤勾漏翁。 可我笑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他们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赏析:诗人以山药为题,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中通过描绘山药的生长环境
西轩会中与辛杨诸君同赋 一笑聊为适,非关事赏心。 芳菲逐风尽,时序感人深。 世事无多问,香醪且细斟。 更须乘月色,潇洒坐中林。 注释: 在西轩聚会与辛杨等人共赋诗 只是一笑而已,聊以自适,并不关乎事情的赏心悦目。 花儿随着微风飘散,已经凋谢殆尽,时光流转也使人感慨万分。 世上的事情不需要多去询问,不如慢慢品尝美酒,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更加需要趁着月光的清辉,潇洒地坐在树林中
【注释】: 文德:指仁德。绥:安抚、安定。中夏:中原,这里泛指朝廷。威灵:指帝王的英明和威严。镇:平定。远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恩灵:恩泽与灵力。沧海:大海,这里比喻广大的国土或民众。基业:根本的事业。泰山:高大的山。汉曲:汉代乐曲,这里指汉族音乐,也借指南方民族的音乐。白麟:古代瑞兽,象征吉祥。虞韶:尧舜时代的音乐,这里借指南方民族的音乐。丹凤:古代祥瑞鸟,这里指北方民族的民族服饰颜色。伪儒
注释: 1. 上德钦明代:指高尚的品德受到朝廷和民众的尊敬。 2. 中阶翊亮司:指在中庭辅佐君王,使国家光明磊落。 3. 夔龙曜勋业:指夔、龙等象征帝王的神灵在历史上显赫功绩,照耀着国家的辉煌事业。 4. 鸾凤肃威仪:指鸾鸟、凤凰等吉祥之鸟在祭祀时严肃庄重地展示威仪。 5. 复古高文丽:指恢复古代的文化繁荣。 6. 为邦惠化绥:指治理国家使百姓得到恩惠。 7. 还当奉侯瑞
【注释】 次韵范景仁:用同韵的诗回应范景仁的赠诗,即和韵。 具茨山:在今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山上树木葱茏,风景秀丽。 展江亭: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南。 调弦管:指音乐伴奏。 【赏析】 此词是和范景仁送子华去官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开头二句:“归雁低空,游蜂趁暖。”起首两句写景,点出时令。“归雁”句,以飞鸟喻人,暗寓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游蜂”句
【解析】 题干是“失调名”,要求赏析。从题目来看,应是咏物诗,但题下注释说“非咏物”。从题目的提示来看,该诗应该是写酒,因为“酒”在古代诗词中,经常用来象征友谊。因此,本诗应是一首咏酒诗。全诗的意思是:兄弟两人举杯共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对”字写出了诗人与兄弟们相聚时欢乐的情景,“兄弟”二字点明这是兄弟之间的聚会,突出了主题。“兄”指兄长,“弟”指弟弟,突出兄弟情深意重
【注释】 1. 和风动:微风吹拂。□:地名,即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2. 新年□入手:指新年伊始,人们开始从事湖上活动。□:动词,着手。 3. 世事尘□:指世俗的纷扰。□:名词,尘世、世事。 4. □□□情近酒□:指人情与酒意相通相近。□:名词,感情。 5. 水开湖□:指湖水涨起,湖面波光粼粼。□:动词,涨起来。 6. □□笙歌波面起:指湖畔吹奏笙箫的乐音随风传向湖面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