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低空,游蜂趁暖。凭高目向西云断。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良辰谁是同游伴。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弦管。
【注释】
次韵范景仁:用同韵的诗回应范景仁的赠诗,即和韵。
具茨山:在今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山上树木葱茏,风景秀丽。
展江亭: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南。
调弦管:指音乐伴奏。
【赏析】
此词是和范景仁送子华去官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开头二句:“归雁低空,游蜂趁暖。”起首两句写景,点出时令。“归雁”句,以飞鸟喻人,暗寓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游蜂”句,则暗示自己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这两句中,都含有一种淡淡的愁绪,与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二句:“凭高目向西云断。”这两句紧承上句,由景及情。凭高远眺,眼望西边云气已断,可见日已西沉,夜幕即将降临。“西云断”,意味着夕阳将尽,暮景将临;而“凭高目”则又让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等名句。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这两句是全词的重点,也是全词感情最集中之处。“双桂”,借自王维《酬张少府》中的“双桂树,绿叶发光彩”,意即友谊深厚。“明焕”,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瑰丽繁盛”之语,意即花朵艳丽。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朋友间的情谊深厚,但实际却是暗寓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千花明焕”一句更是点明题目“次韵范景仁寄子华”。因为“千花”既指千朵鲜花,也指千种美好的东西,所以“明焕”既是形容千朵鲜花盛开的情景,又是比喻美好的人生。而“千花明焕”一句,正是作者希望好友子华能够像百花一样,光明磊落、美好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春天。
最后二句:“良辰谁是同游伴?辛夷花谢早梅开。”这两句是全词的收束,也是全词感情最强烈的部分。这两句既是对上文“双桂情深,千花明焕”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全词感情的高潮所在。“良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刻。“同游伴”,即同伴。这两句是说,美好的时光谁与我同行?辛夷花已经凋谢了,早梅却已经开放了。这里的“辛夷”,是指辛夷花,又名木笔花、木兰花、玉兰,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开白花,香气浓郁,古人常把它的枝叶插瓶供养,以示怀念。“早梅”,指梅花,是冬春之际先于百花开花的一种植物,古人常以早梅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
【译文】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凭高目向西云断。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千花明焕。良辰谁是同游伴?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