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
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注释】
- 和风动:微风吹拂。□:地名,即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 新年□入手:指新年伊始,人们开始从事湖上活动。□:动词,着手。
- 世事尘□:指世俗的纷扰。□:名词,尘世、世事。
- □□□情近酒□:指人情与酒意相通相近。□:名词,感情。
- 水开湖□:指湖水涨起,湖面波光粼粼。□:动词,涨起来。
- □□笙歌波面起:指湖畔吹奏笙箫的乐音随风传向湖面上空,使湖面波纹荡漾起来。□:名词,笙箫。
- 相与排□:指人们相互陪伴着在湖畔游玩。□:动词,游玩。
- □□□胜特地□:指这里的风景特别优美,人们特意来此游玩。□:副词,非常、特别。
【赏析】
《减字木兰花·颍州西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作。全词描写了颍州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通过描绘湖上的活动和人们的欢聚情景,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
首句“和风动□”描述了微风吹拂的景象。在这里,“□”是指地名,即颍州西湖。这一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新年□入手”描绘了新年伊始的情景,人们开始从事湖上活动。这里的“新□”指的是新的一年,而“□□”则是指湖边的生活场景。这一句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待。
第三句“世事尘□”表达了世俗的纷扰与人情的交融。这里的“□”指的是人世间,而“□□”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一句表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复杂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
第四句“□□□情近酒□”描绘了人情与酒意相通相近的情景。这里的“□”指的是情感,而“□”则是指喝酒这一行为。这一句表现了人们在饮酒中交流情感的过程,也暗示了酒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水开湖□。□□笙歌波面起”和“相与排□。□□□胜特地□”分别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和湖畔吹奏笙箫的乐音随风传向湖面的情景。这些描述都表现了颖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
整首词通过对颍州西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将颍州西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