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
注释 劝君:劝告你。 不用苦劳神:不要过于劳累自己。 唤作平常转不亲:把平凡的日子当作亲近的人。 冷淡全然没滋味: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点味道都没有。 一回举起一回新:一会儿又显得新鲜了,一会儿又显得乏味了。 译文 劝告你不必过分劳累自己的精神,把平凡的日子当作亲近的人。 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点味道都没有,一会儿又显得新鲜,一会儿又显得乏味。 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安于平凡的诗,诗人以平易通俗的言辞
赵州有一个秘密的教诲,文远大师并不隐藏。 他传授了宏大的佛教教义,他的功德实在是难以估量。
【注释】 “颂古”:这里指咏史,咏述古代人物的诗。 “一百二十一首”:《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有《古风》诗120多首,其中第一百一十二首为《游昌黎山高月华流》,第一百二十一首即此诗。 “倒腹倾肠说向君”:倾肠,竭尽心力;说向君,对人诉说。 “不知何物尚沉吟”:沉吟,低声吟诵的样子。不知什么物体尚在沉吟,即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今便好猛提取”:猛取,迅速提出。猛提,迅速提出。 “付与世间无事人”:付与
【注释】 雨散云收后:雨后天晴,云收雾散。 崔嵬:高峻的样子。 倚栏频顾望:站在栏杆旁频频回头眺望。 回首与谁同:回头看向哪里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景抒情小诗。诗人登上高处,远眺山峦,看到雨后天晴,云收雾散,群山叠翠,峰峦重叠,景色十分秀丽,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咏山的七言绝句。 首句“雨散云收后”,写登览所见的景物,点出了时令为雨过天晴,云收雾散的时候。“雨散云收”是动景
注释: 使得十二时辰,呼来却教且去。 倚官挟势欺人,茫茫无本可据。 译文: 让人把十二个时辰安排妥当,却要他们暂且离开。 依靠官职、势力欺压百姓,但根本无处可寻。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官员的虚伪和无能,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诗中通过“使得十二时辰,呼来却教且去”、“倚官挟势欺人,茫茫无本可据”等句子,表达了对官员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人也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释义: 第七烟菟没尾巴,食牛之气已堪夸。 丛林中树木茂盛,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行人在丛林中穿行,寻找回家的路。 丛林里鸟语花香,鸟儿欢唱着春天的序曲。 丛林里花儿争艳斗丽,芬芳四溢弥漫整个丛林。 行人在丛林中穿行,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丛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行人在丛林中穿行,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丛林里的动物们忙碌着,为家园付出努力。 行人在丛林中穿行,感受着生命的活力。
释义:穿着衣裳才能避免寒冷,口中说着食物,但终究无法满足。在大唐国里,老婆们都是出家人,如今我为你耗尽了所有。 注释:身上着衣方免寒,口中说食终不饱——穿着衣物才能避免寒冷,口中说着食物,但最终无法满足。 大唐国里老婆禅,今日为君注破了——在大唐国里,所有的老婆都是和尚(即出家人),如今我为你耗尽了所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注释:一个人的眼睛像鼓槌,一个人的头像一个木勺子。两个老家伙不懂得羞耻,至今无处安插他们。 赏析: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两位老者的形象,其中“一人眼似鼓槌”形象地比喻了一位老者的双眼深陷,“一人头如木勺子”则形容另一位老者的头型方正。这种夸张的描述,既生动又富有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老年人外貌特征的关注和喜爱。整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诗意
【注释】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十一: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龙为比,写龙虽独眼,但能识千里之风。 若将此语定纲宗:如果把这种道理作为纲宗。 孤负明招独眼龙:辜负了“明目张胆,无所畏忌”的独眼龙。 笑里忽分泥水路:忽然之间,在笑中分辨出了泥泞和清水的道路。 方知千里共同风:才知道千里之外,同属一气。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以龙喻人,写龙虽独目却能识别千里之外之风。首句用典,二句写龙之眼,三
【注释】 入门便喝:进门就喝酒,不守规矩。 全无巴鼻:没有一点长处,没有一点儿好处。 引得儿孙,弄粥饭气:招来子孙,惹得他们吵闹不休。 【赏析】 此诗讽刺那些没有本事的庸人,他们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无所事事。他们的行为不仅不能为家族增光,反而招致祸患。全诗语言平实、朴素,用词简练而不失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那些庸俗无能之人的形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庸人的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