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熟记所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信息进行筛选,再联系原词意思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第一句,译文:春雨过后,溪水上涨了。 第二句,译文:柳条的颜色已经可以拿在手中了,但是早晨的莺语还是怯寒而未明。 第三句,译文:白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就像锦缎被翻卷着;紫色的霞光流洒在空中,就像瑶酒杯中的酒一样。 第四句,译文
【注释】 异乡 :他乡。 澒洞(hòngdòng) :浑沌,模糊不清。 客未归 :指在外的游子还没有回来。 僽(zhōu) :风刮雨打。 冦(huán) :凋零。 泥融水暖 :天气回暖,泥土变软,水流也变得温暖。 燕交飞 :燕子在飞翔。 榆柳推迁速 :榆树和柳树因春风吹动而快速生长。 云锁松楸(qī)拜扫违 :云锁住了墓地,不能扫墓祭拜。 旅雁尽回音问断,侧身长望泪频挥
【注释】 1.鄞江:指宁波的江河。陆时敏:即陆游的友人陆时敏。陈可立:陆游的朋友。 2.过山残照: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山上。纱帽:泛指帽子。 3.渡水浮云乱苎衣:渡过水面,云雾缭绕。苎衣:淡青色布衣。 4.沙鸟水鸥同泛泛:沙滩上的鸟儿和水边的水鸥一起漂浮着。泛泛:浮沉的样子。 5.岸花汀草各依依:岸边的花和汀洲的草都依依不舍地依恋着。 6.风尘来往惭经济:因风尘仆仆而感到惭愧于自己的才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张生脱略今有年”: 这里的“张生”指代的是张左瞽(可能是作者的友人),而“脱略”意味着此人已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简朴的生活。“今有年”表达了时间已经过去,暗示了张生已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参与到世俗的生活中。 2. “食无粱肉眠无毡”: 这句描绘了张生简朴的生活状态,即在食物上不追求奢华,睡眠也不追求舒适。这里的“粱”(精米)和“毡”是奢侈的象征。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前四句写诗人的迁葬之途,表达了对亲友的眷恋之情;后四句写旅途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迁葬以后,我回到浙江
【译文】 落魄乾坤一腐儒,生逢四海日艰虞。异邦作客歌黄鸟,空谷怀人咏白驹。岂有纵横千七国,亦无词赋拟三都。时危那敢辞贫贱,第恨长年走畏途。 【注释】 腐儒:迂腐的儒者。指作者自己。 落魄乾坤一腐儒:在动荡的社会里,一个读书人沦落为一个没有地位的书生。 生逢四海日艰虞:生活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前途艰难。 异邦作客歌黄鸟:身在他乡,寄情于黄鸟。比喻身处乱世,怀念故土。 空谷怀人咏白驹:在幽静的山谷里
这首诗的注释: 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天高云静雁初度,水碧沙明龙自吟。 篱下菊花怜我瘦,杯中竹叶为谁深。 凭高眺远无穷恨,去国怀乡一寸心。 译文: 东海度过了漫长的十年,今日才有机会相聚,但西风中只有我独自登上了这座虎蹲山。 天空湛蓝云朵宁静,大雁开始向北迁徙,湖水清澈沙滩明亮,龙在山上低语着自己的故事。 篱下的菊花似乎怜悯我消瘦的样子,酒杯中的竹叶酒仿佛为我深深倒出
湘娥剪水霜刀匀,虚室生白无纤氛。 壶中但觉风雨隔,壳里岂知天地分。 注释:湘娥是传说中住在洞庭湖畔的女神,这里用“剪水”比喻她的手指如刀般细长,将水切割成一片片薄冰。虚室生白则形容室内明亮如雪,没有任何杂质。壶中的世界虽然被风雨阻隔,但诗人却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界限分明。 蟾光夜明楮叶露,蝶梦春远梨花云。 注释:月光下的夜晚,纸上的楮叶如同露珠一样晶莹剔透,而梦中的蝴蝶则在遥远的春天翩翩起舞
【注释】丙午: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 书事:书信往来的事宜。 竹下题诗云起砚:在竹林中写下的诗篇。 花前度曲月当樽:《楚辞·九歌·湘夫人》云:“夕宿洲头”,指在花丛中饮酒赋曲。 寒灯:夜深时的灯光,这里比喻孤独凄凉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怀梦诗,是诗人梦中所见之景、所思之事。诗人因久病不愈,不能出门,只能通过书信与亲友联系,因此对亲友的生死忧念,时时萦绕在心头。
【注释】 海巢:海中建巢。 海若:指海神,传说为水精之长者。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在渤海中,又名蓬莱、瀛洲、方丈。这里泛指仙山。 已攀:已经登上。 华表:华美的木柱,古代建筑用以象征帝王的权威。 榑桑:一种高大的树木,这里用作比喻,形容其高大挺拔。 蛟室:神话中的水族住所。 晴烛:晴天时明亮的蜡烛。 蜃楼:因光怪陆离而误认为是楼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种气象现象。 涵窗:笼罩着雾气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