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注释:在花柳环绕的村落中,随处都可以找到避风尘的地方。衣冠(古代官员或读书人的装束)还保留着晋代的风格,而鸡犬桃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则早已绝迹于秦地。我坐在青山之旁,浑然忘机(指超脱世俗纷扰),自在自足,与白鸟相亲。我知道出处和时世关系,并不是只为逃名效隐沦。 赏析:这是一首赠友诗。首二句写友人居处环境,“花柳村村接海滨,携家随处避风尘”,诗人对友人的生活境况表示同情。三四两句写友人居处的环境
【注释】 1. 脱太师: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的第一句。脱,摆脱,脱离;太师,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为避战乱而离开成都草堂时所作。 2. 淮海:指淮河与海河之间地区。 3. 斧钺:古代帝王治政时用的大斧子和大板子,借指权柄或军政大权。 4. 黎庶(xù):老百姓,百姓。 5. 雷霆声播天威远:指声势浩大,震撼人心的声势传播得非常远。 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时,应结合诗中重要词语、关键句来分析,如“雪后”“泛东湖”等;同时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 “雪后湖山玉作围”,“雪后”,点明时间,是冬末或早春,天气寒冷,雪花纷飞,湖面一片银白,犹如玉做的城墙,把整个湖包围起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玉作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雪后的湖光山色之美。 “乘兴弄清辉”
这首诗是诗人对九灵山房图的描绘和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九灵别业何年到,聊作新图寄所思。 【注释】:九灵,指九灵山。别业,即别墅或花园。何年,何时来到。聊,姑且。作,画。 【译文】:不知何年来到此地,姑且作一幅新图寄托我所思念之情。 - 幽谷白云晴窈窕,高檐翠树晓参差。 【注释】:幽谷,深谷。窈窕,深远的样子。高檐,高处的屋檐。翠树,绿色的树木。晓,早晨。参差,长短不一的样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一个地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鸣鸟曾闻此地过,至今梧竹满丘阿:昔日听闻此地有凤鸟经过,直到如今这里仍生长着茂盛的梧桐和竹子。 2. 政怀剪叶书周史,却恨翻枝入楚歌:政治抱负未展,如同剪下梧桐叶来记载历史,却又遗憾枝叶被移植到楚国。 - 译文:《题凤浦方氏梧竹轩》是明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原文: 粉愁香怨不胜情,强整残妆对老兵。 别殿金莲余故步,《后庭玉树》变新声。 眼穿雁字云连塞,梦断羊车月满城。 天上桃开王母去,世人谁识许飞琼。 翻译: 在宫中的我,面对老兵,勉强整理着残破的妆容。 曾经走过的宫殿如今只留下旧日的步伐,《后宫玉树》的新曲已悄然响起。 看着天边的雁群和连在一起的云,我在梦中离开了这座充满回忆的城市。 当天上桃花盛开时,王母娘娘离开了这个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作品的重要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根据注释和提示把握全诗的意境、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别帽”是题目,“别帽”即告别帽子的意思。诗人因被贬谪而离开京城,在离开之前,诗人特意为帽子做一件新的。帽子是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装束,帽子上装饰的东西也往往寄托了诗人的感情与志向。所以此诗当是抒发诗人离别京城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穷阴残腊喜全消”,意思是寒冷、阴暗已过去,新年的到来使人感到无比的喜悦。“淑景新正觉倍饶”,意思是美好的春天到来,使人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一气挽春回厚轴,五云扶日丽层霄”,意思是春天的气息被吹回大地,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祥云,太阳更加灿烂辉煌,光芒四射照彻了天穹。“媚时久厌银幡巧”,“媚”指谄媚
《元夕》 灯火辉煌楼台锦绣筵,谁家箫鼓夜喧阗。 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圆。 金锁开关明似昼,铜壶传漏迥如年。 五云不奏《霓裳曲》,空使扬州望眼穿。 赏析: 丁鹤年的这首诗《元夕》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的景象。首句“灯火楼台锦绣筵”,用“锦绣筵”形容宴席的华丽和热闹,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繁华的氛围。接着,“谁家箫鼓夜喧阗?”诗人通过询问谁家的箫鼓声如此喧闹
靳公子 中朝公子多才俊,潇洒风尘独靳侯。 白雁久无天上信,黑貂渐敝雪中裘。 虚堂帘影迟迟昼,别馆灯光淡淡秋。 到手深杯须剧饮,醉乡消得古今愁。 注释: - 靳公子: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中有一位名叫靳的公子。 - 中朝:指朝廷之中,古代对京城的称呼。 - 多才俊: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 潇洒风尘:形容人的气质超脱,不受世俗束缚。 - 白雁:这里可能是指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