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 行行共吾侄:我与侄子一起行走。 诵诗出城郭:边走边朗诵诗。 白日皎青天:白天明亮洁白的青天。 风光胜于昨:风景比以前更好。 岭外更峰峦,村边总花萼:岭外山势更雄伟,村庄周围都是花和果实。 扰扰行路人,谁识予心乐:匆匆忙碌的人们,谁能知道我内心的快乐?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侄子同游郊野,在大自然中吟咏的情景。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对象,二、三两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心情
《游北禅寺》 入门闻花香,傍砌看花色。 花香细而清,花色洁以白。 薰风院深沉,亭午人闲寂。 悠哉羲皇上,着此忘机客。 注释: - 入门闻花香,傍砌看花色:进入寺庙后,首先闻到的是花香,然后沿着墙壁观赏花朵的颜色。 - 花香细而清,花色洁以白:花香很细腻,颜色很清晰,花朵的颜色是纯洁的白色。 - 薰风院深沉,亭午人闲寂:在庭院深处,有阵阵薰香飘散;中午时分,人们都安静地坐着,显得很宁静。 -
【注释】 阶除:台阶。境向寂:境界显得寂寞清冷。客思:旅居他乡的思绪。美兹:美好的。风月夕:指夜晚风清月明的景致。怀人:思念亲人。叙心:倾诉心声。相见:会面。期:约定时间。百年:指人的一生。流水:比喻时光流逝,不可追回。 【赏析】 《月夜忆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与友人相聚后,乘着明月之辉,写下的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生活的哲理性认识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章广文的友情,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勉励的精神。 逐句释义: 1. 俗情素寡合,独往欲无言:表达了诗人在世俗中感到孤独和寂寞,渴望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 2. 伊谁写湮郁,喜得章澹然:描述了诗人对章广文的到来感到非常开心,因为他能够带来平静和喜悦。 3. 丝萝托世好,金兰契忘年:比喻朋友之间的关系亲密,如同丝萝(藤蔓植物)与世界的美好一样
茂树 古垣有茂树,婆娑广成帷。 霜雪根本固,雨露枝叶肥。 蒙密自昏晓,静爱众鸟归。 此物尚有容,吾心谅何为。 译文: 在古老的城墙旁,生长着茂盛的树木,它们像摇曳的帷幕一样婆娑多姿。 树木的根被霜雪覆盖而变得坚实,叶子则因雨露的滋润而长得茂盛肥厚。 树荫在白天和黑夜之间都笼罩着,安静地喜爱着鸟儿归来。 这些树木仍然有生长的空间,而我的心又为何如此忧愁烦扰呢? 赏析:
【注释】 宿章广文馆:指在广文馆住宿。广文馆,即明末清初的国子监,是培养官僚的地方。 虚斋罢(wò)清话:指深夜,因为清闲,所以不再说话。 拂床事枕席:整理床铺,安置好被褥枕头。 青灯灭馀烬:形容夜晚灯火昏暗。青灯,泛指微弱的灯光。余烬,残余的火苗。 斜月流素壁:月光从窗户洒进,照在白色墙壁上。素墙,白色的墙壁。 弟子富书声:学生中有人读书的声音很大。 感之增叹息:听到这些声音后感到悲伤。
【解析】 “读孟子”是《读〈孟子〉》一诗的标题,题目中“读”字提示全诗是议论性的。 首联“夜气向虚朗”,点明读书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自己对着书灯在灯下苦读;“剪烛更已深”,说明读书时间之长,从夜晚开始,到深夜都还在继续。这两句写景叙事,为下文议论张本。 颔联“大哉仁义言,沃我萌蘖心”,承接上句而来,指出孟子的“仁义”学说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萌心”即萌芽之心,指幼时的童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是“逐句释”,则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其含义,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语病,也不要随意添加解释,以免失分。 此题的注释中“婵娟:指月色明亮的样子”“孤松:比喻人孤高自守”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从“婵娟杨柳枝,烟雨涵芳姿”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日里杨柳的美景
四月四日 客床起复眠,中心怅遐慕。 嗟我庭中亲,兹旦惟初度。 岂独别离深,鬓发久垂素。 形留空役神,迢迢滞江路。 注释: 四月四日:农历四月四日,即清明节。 客床起复眠,中心怅遐慕。 嗟我庭中亲,兹旦惟初度。 岂独别离深,鬓发久垂素。 形留空役神,迢迢滞江路。 译文: 在清明这一天,客居异地的我辗转难眠,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与惆怅。我真心想与你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然而你今天却要离开
【注释】 长夏日已晚:指夏至以后天气炎热,太阳偏西,日长夜短。 归鸟皆投林:“归”指飞鸟回巢,这里用“归”字形容鸟儿傍晚都归巢栖息。 幽独悦兹圃:幽独指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园中散步。悦指感到高兴。 把书行且吟:手里拿着书,一边走一边吟咏。 花竹流芳净:花和竹散发着清新的芳香。 蔬果生意深:瓜果蔬菜都生机勃勃。 两间有妙趣:这两句是说园林中有奇妙的情趣。 长契静者心:长久地契合安静的人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