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注释】 亭亭:挺拔的样子。首阳薇:指首阳山的薇草,古人以薇为隐者之食。不遣:不让。凌烟:唐太宗所画功臣像,置于凌烟阁。绘夕晖:画在夕阳下。欲雨江天:想下雨。还出日:刚出来。春风无梦:没有做梦。渔矶:钓鱼台。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春。诗人与友人梁末央游赏江上景色,偶见首阳薇、薇草而有所感,遂赋《江上吟四首》;后又和了一首七律给未央,未央大喜,辛巳(公元1181年)夏午
【注释】 欹(yǐ)枕:斜靠在枕头上。经旬:经过十天。掩关:闭门不出。悯茎(mǐn jīng)上人:即明觉禅师,俗姓闵,名茎,字上人,为唐初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弟子。维摩诘:又称“净名”,是古印度僧人,佛经中以说法高妙著称。《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经典,讲述维摩诘居士与文殊师利菩萨在舍卫国的毗耶离城讲经论道的故事。浮生:即尘世生活。闲:闲暇。 【赏析】 这是一首写雨夜独坐病榻上怀念禅师的诗。
【注释】庚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江上吟:即《江中吟》。梁未央:《新唐书·乐志》载,开元初,有《梁州四弦》,后失传。辛巳:唐玄宗天宝四年(745)。荡舟:泛舟。江上吟:即作《江中吟》。七言绝句:一种诗体名。八首:指《江中吟》共八首。其词:指诗人所赋的诗句。惋恻寄托幽远:哀婉凄凉、深沉蕴藉,寄托了深远的感情。灯下再咏:即《江中吟》重题。辄赋:立即赋诗。匪能和之:意谓自己不能应和。聊识其意耳
诗句原文和翻译如下: ``` 江泽悲歌遍楚声,美人迟暮怅孤生。 九歌岂尽三闾曲,悒悒人心自不平。 ``` 注释: - 江泽: 指江水之广阔与深沉。 - 悲歌: 指诗人在江上吟唱的悲凉歌曲。 - 楚声: 指楚国的音乐风格。 - 美人迟暮: 形容美女年华已逝,感到孤独和失落。 - 怅孤生: 感到孤独,无依无靠。 - 九歌: 《九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可能是指屈原的作品。 - 三闾曲:
诗句:木兰之枻沙棠舟,子待成千里骥,叔兮拚作一沙鸥。 译文:在木兰木制的船上划行,你如同一只准备远航的千里马,我如同一只即将归隐的沙鸥,我们一同在江上畅游,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时光。 注释:木兰之枻(yì):木兰制作的船桨。沙棠(táng):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树,其木材纹理细腻,颜色深绿似玉。千里骥(jí):指千里马,比喻有远大前途的人或事物。叔兮拚作一沙鸥:叔(shuò)即“叔向”
【注释与赏析】 病中雨夜寄悯茎上人二首 (其一) 永夜禅心寂似冰,未须善识为传灯。 漏残无耐穿窗雨,拈韵题诗寄老僧 译:在长夜的寂静中,我的禅心如寒冰般清冷,不需要刻意去辨识,就能明白我传递的是佛家的智慧之光。尽管外面已是深夜,但雨还在不停地打来,无法入睡,只好拿起毛笔,借着窗外的雨声,写下了这首诗。 注解: 1. 永夜:漫长的夜晚。 2. 禅心:佛教禅宗修行之心。 3. 善识:善于辨识。 4.
【注释】 花阡:采花蜂。 朝来最羡采花蜂,采得花心带露浓。 何似美人头上采,故留芳冢倩云封。 【赏析】 《花阡》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采花蜂采到花心,露润如玉,十分美好;第三句写美人头上插花,更加美丽动人;第四句说美人的芳冢被倩云封住,更显得美丽无比,令人赞叹不已。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注释】 十龄:指十岁时,年纪很小。文彩:文采。普含城:泛指京城。十七:指十七岁时,年龄尚小。游燕客:游历京城的士子。尽倾:倾尽。万马群中:形容人多,如万马奔腾。汗血:指良马,古代传说中产自西域的名马,毛色为栗色带有白色斑点。悲鸣:悲鸣之声,这里指被征召离开故乡的声音。 【赏析】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组七言诗。此组诗歌写于高启用官期间
【注释】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诗人在庚辰年端午节那天,曾经有过四首关于江上的诗。 梁未央:指梁武帝的妃子。 辛巳夏:辛巳年的夏天。 荡舟江上:泛舟在长江之上。 归作七言绝句八首:回到家乡后创作了八首七绝。 其词:指那四首诗。 惋恻寄托幽远:忧伤悲切,寄托深远。 灯下再咏:在灯下再次吟咏。 辄赋如其数:随即赋诗八首。 匪能和之:不是能够与之相和。 聊识其意耳:姑且记下它的意思罢了。 【赏析】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的注释如下: - “箫鼓阗阗洗画阑”:形容江水和音乐声,仿佛清洗了栏杆一般。这里的“箫鼓”指江面上吹打乐器的声音,“阗阗”形容声音大而持续;“画阑”则指装饰精美的栏杆。 - “煮泉犹拟凿冰餐”:比喻江水清澈如同煮沸的水一样纯净,可以拿来食用。“煮泉”即沸腾的泉水,这里用来形容江水的清洌;“凿冰餐”则是古代的一种食物,用冰块制成,类似现在冷饮的一种形式,此处用来比喻江水清凉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