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感情以及诗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等。同时,通过反复阅读和对比,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就能得出答案。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己卯年(公元1089年)八月十五日夜晚因大风雨而写的。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起兴之语,诗人先写自己看到院子里的梧桐树被风雨打掉几片叶子
【注】庚辰:唐宪宗元和五年(800)。江上吟四首:指《江上吟》。梁未央:唐代女诗人,见孟棨《本事诗》卷下。 辛巳: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灯下:指作者自注的“灯前”,即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在灯下。 再咏:指作者在灯下重赋此诗。 匪能和之:不是要别人来和。 【译文】 君自灵均遇不均,当年正则与谁邻。 可知只手网常事,枯木多风愁杀人。 【赏析】 本诗首句点出题旨,次句说明自己与友人同为遭遇不平的人
【译文】 洗去繁复的草,但清白的梅花依旧存在。雪瓣冰心照玉池,可怪东风偏护暖,一番寒尽始相思。 【赏析】 此诗是作者病后重游凤山园,见梅花盛开而作,表现了梅花傲然独立、不畏严寒的精神。 “洗蘩”句:意谓洗尽繁枝败叶,但那洁白的梅骨依然可见。“花之骨格”即指梅花的品格,“花之精神”,即指梅花的气质,“花之颜色”即指梅花的色彩,“花之香色”即指梅花的芬芳与色彩。“洗”、“洗不去”二句:写梅花的高洁
冬日病起过凤山园见梅花四首 一番春信到凭栏,绕树浮烟欲画难。何粉荀香浑借问,郊寒岛瘦任人看。 注释与译文: - 一番春信到: 春天的消息到来,令人欣喜。 - 凭栏: 在栏杆上站立,欣赏周围的风景。 - 绕树浮烟: 树木周围的烟雾缭绕,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 欲画难: 尽管想要画出这幅美景,却因为难以捕捉其精髓而感到困难。 - 何粉荀香: 何粉(即何粉红)和荀香(可能是某种香料)的香气弥漫开来
【注释】: 己卯年八月十五日,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第一首) 万国同风十二年,冯夷吹向日南天。 当场定有翻空手,出为吾君洗毒烟。 译文: 十二个国家共同的风俗,十二年来都如此,海神在南边吹着大风。 现场一定有人能翻转天空,出来为君主清除有毒的烟雾。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以“十二国”指代天下。诗人以十二国齐心向善的风俗作比,暗讽当今之世,只有海神在南边吹着大风才能洗净有毒的烟雾
【注释】 一片香馡:梅花似片片的香尘。馡,古时指马嚼子。春:比喻梅花的芬芳。 树头树底总香尘:在树上树下到处都飘荡着梅花的香气。 暖阁:指卧室,因冬天室内多生火炉取暖,故用“暧”字形容。 何似:不如,比不上。梅子:指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在冬日病起后,游赏了凤山园中的梅花。他赞叹道:“去年我在暖阁中早看见了梅花,今年我在这梅林里却觉得这梅花特别地好看。”此诗以梅花喻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篇。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花阡” - 解释:这里指“花径”,即通往马嵬坡的路。 - 注释:诗中以“花阡”起兴,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第2句:“吴姬花比越姬多” - 解释:吴地女子的花朵比越地女子的花朵要多。 - 注释:这里的“吴姬”指的是吴地的女子,而“越姬”则指的是越地的女子,通过比较两者的花朵数量,诗人似乎在感叹两地女性的美丽与差异。 第3句
【解析】 1.花阡:即“花阡陌”,指道路、田间的小路。 2.砌成丘垄合葳蕤(wēi ruí):“葳蕤”为草茂盛的样子。这句说路旁小路上长满了草木。 3.十二云鬟碧玉枝:形容女子头发像云一样柔美,发髻像碧玉树一样秀丽。 4.自是纤纤亲手付:意思是说这是女子亲手种下的花草。 5.莫教人唱落花词:意思是不要让人唱出关于落花的句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末夏初时精心培植花草的情景
注释: 花阡:指种花的地方。 昔闻:以前听说。 种玉:种花的比喻,指培育花木。 蓝田:地名,以产玉著称。 未信:不敢相信。 藏花:把花收藏起来。 结碧阡:种植在绿阡上。 芳草:香草。 环翠幄:环绕翠绿色的帐子。这里指花木环绕着绿阡。 夜深:夜晚。 买花钱:用钱买的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赞美花木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花阡的描绘,展现了花木生长的美好景象
注释:五柳先生居住在丛竹园,烟雾笼罩着这一天几时打开门。当年饱食横眠处,千亩仍然可以捧腹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环境和他与竹林的密切关系。诗人通过描述五柳先生在丛竹园中的生活,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五柳先生的敬仰之情,称他为“五柳先生”,并赞美他在丛竹园中的生活环境。这首诗以五柳先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