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古意七首》 赏析:何吾驺笔下,古意盎然 1. 第一首 - 落落幽涧石 - 飘飘坠叶风 - 注释:此句描绘了涧中石头的静谧与秋风落叶的轻盈。 - 译文:涧中的石头矗立在寂静的环境中,而风轻轻吹过,使落叶纷纷飘落。 2. 第二首 - 妾舍垂杨下 - 春深烟雾浓 - 注释:此句描写了女子居所周围春日的景致。 - 译文:女子的居所被垂柳环绕,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郁。 3. 第三首 - 郎从何处住 -
诗句原文: 西施颦自好,邻女未全非。但使怜颦得,毋须吴苑妃。 注释与翻译: - 西施:古代美女,以沉鱼落雁之容闻名。 - 颦:皱眉,指女子的娇柔之态。 - 自好:自认为美好。 - 邻女:邻近的女子。 - 未全非:并非完全错误或不完美。 - 但使:假使或只要。 - 怜颦:怜惜她的娇美。 - 得:得到或满足。 - 毋须:无需。 - 吴苑妃:春秋时期吴国的美女西施,因美貌被用作政治工具,后遭误解而亡
古意七首 铅华非素赏,淡扫自蛾眉。不见采莲女,荷花照葛衣 注释: - 这首诗的作者是何吾驺。这是一首七言诗,名为《古意七首》。 - 第一句“铅华非素赏”,意思是说,华丽的化妆并不是真正的欣赏。这里用“铅华”比喻表面的装饰,而“素赏”则是指内心的真实喜好。 - 第二句“淡扫自蛾眉”,描绘了女子眉毛被轻轻修饰的样子。这里的“淡扫”意味着不浓重地描绘,而“蛾眉”则是古代女子用以修饰眉毛的黑色颜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着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如诗中的人物、时间等进行具体分析,并能够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首句“绝壁僧归鸣午钟”,意思是:高高的山崖上,一位僧人正在归来的路上,他敲着中午的木鱼(打更)声。 “扪萝直上步晴空”的意思是:攀着藤条向上攀登,踏着晴朗的天空。 颔联“带前坐绕千派玉”,意思是指:沿着前面的道路走
注释:涧边的山石,在秋日的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清幽。飘落的叶子被风吹得纷纷扬扬,宛如一幅水墨画。我对你的情意,没有持久与短暂之分,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思念你。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以山石、落叶为意象,抒发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落落”形容山石清幽,“飘飘”形容落叶纷飞,都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而“妾情无久暂,君去有西东”则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无论爱人身在何处
【注释】 夏杪:夏季的末尾。 诸子:指作者的朋友、同辈人。 布席梅园:即“梅仙”,相传晋末道士许逊隐居于山中,人们常去山上采药、赏梅,并建有“梅仙馆”。后因以“梅仙”为名胜。 落霞峰:即“天柱峰”,位于江西南昌市西郊约5公里处,是江西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开元泉:即“庐山温泉”,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西南20公里处。 宝莲寺:在江西星子县西北约3.5公里处的莲花山顶
古意七首 金屋彼姝子,笙歌绕凤妆。 东邻有思妇,泪下织流黄。 注释: 金屋:华丽的房屋,比喻富贵之家。 彼姝子:指美丽的女子。笙歌:音乐和歌声,形容宴会热闹。绕凤妆:指女子化妆,以凤凰为装饰。东邻:此处泛指邻居或附近的人家。思妇:思念丈夫的女子。泪下:眼泪流淌。织流黄:指女子因思念而流泪。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贵族女子在华丽的房间中举行盛大的宴会,她的歌声和舞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而
【注释】江流:指长江。夕,傍晚。每逐:每当。别离船:离别的船只。乍(zhà):不久,一会儿。还回首:回头望去。空伤:徒然悲伤。 译文:长江水流没有尽头,每天都是傍晚时分。我们常常随着离人乘船离去,离别之后又回来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只因为那分别的一别就是一年的时间。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江流无日夕”,江水滔滔,永不停息;诗人与友人分别,也是在长河之上,因此用“江流”来比喻。这两句是说
【注释】舟中早起:指作者在船上清晨醒来。孤峰若可攀,江摇疏雨助潺湲:诗人想象自己攀登孤峰,看到疏雨中的江水潺潺流淌。云深欲问茅君宅,岩畔都疑米氏山:诗人想向云深处的茅君(传说中的仙人)询问住处,又怀疑岩畔的米家山水画是真迹。便觉梦多琼岛路,不知身近玉虚班:诗人觉得自己梦中的路途如同仙境一般,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仙境之中。刘阮:《晋书·王浑传》载:晋武帝时,有书生刘、阮两人,因贪杯醉酒误入山林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押韵,且都是五言诗的形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每次诵读新诗,都会泪满衣裳。 译文: 每当朗诵新的诗句时,我的心情就会激动到泪流满面。 关键词: 新诗、泪满裾(衣服上沾满了泪水)。 注释: 新诗指诗人刚写的诗歌,泪满裾形容诗人对诗歌的喜爱和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泪水盈满衣襟。 第二句: 期待百千次,希望可以扫除云彩。 译文: 我期盼着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