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藩
《春尽疏帘懒上钩》 春色已逝,我懒得去卷起窗帘欣赏,落花如雨般纷纷飘落;晚秋的莺歌声声,却带着几分苦涩,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悲凉。月下,孤雁一声声凄切的鸣叫,仿佛在呼唤归乡的伴侣,又仿佛在倾诉着离别的苦楚。 这首诗以描绘晚秋景色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落花、晚莺、孤雁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深深思念。 译文: 春色已逝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自笑画眉不入时 - 自嘲因为画眉毛不符合时尚潮流而感到尴尬。 2. 敢将旧话续新诗 - 表示自己愿意尝试用传统的方式写现代的诗歌。 3. 多君剩锦频分饷 - 描述朋友之间赠送精美的锦缎的情景,这里可能指的是朋友间的礼物交换。 4. 愧我安弦未得师 - 表达了自己在音乐方面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得到名师的指点。 5. 闻有云根培梓木 - 提到了在云根之下种植树木
【注释】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一卷中:比喻人生短暂。 立言:建立功业。千秋业:千秋万代的功业。 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不贪污。 薤(xiè)根:一种植物名。这里比喻人死之后,其子孙因无德而受责难。 王戎:晋武帝时人,以俭约著称。李核:李膺的儿子李续。王戎曾经尝李核,王续来索,王戎说“老子不留种”。 黄梁:即黄粱饭。《北史·魏收传》载,隋末饥馑,人相食;有人煮玉米,未熟,弃之,有虫食之,化为粮
注释: 1. 和王慕韩八月十三夜看月次原韵: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八月十三日夜晚和王慕韩一起欣赏月亮。 2. 当头皓魄未全圆,已自清辉满碧天:明月还未完全圆满,但已经照亮了整个天空。 3. 千里同看地表雪,二分尚掩桂轮烟:虽然距离遥远,但我们可以一起欣赏地面上的雪景,而月亮上的桂花环仍然被云雾遮挡。 4. 观涛预话无多日,品茗回思又一年:观赏潮汐的声音,回忆起过去的一年。 5. 双鲤远来知索句
苦志为诗老未成,推敲枉自费经营。 选词长忆张三影,讲艺难逢顾一声。 夜雨竹窗思旧梦,秋风桐院动离情。 年来回首燕云路,顶戴犹惭千佛名。 【注释】: 1. 苦志为诗老未成,推敲枉自费经营:努力钻研诗歌创作,但始终未能成功,只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 2. 选词长忆张三影,讲艺难逢顾一声:常常怀念着张三的诗词才华,而难以遇到顾先生的教诲指导。 3. 夜雨竹窗思旧梦,秋风桐院动离情:在夜晚下雨的时候
百二韶光逝水流,有人惜别怕登楼。 百二:形容江山险固,如人百岁长寿。韶光:美好时光。 有人惜别:指诗人自己。 怕登楼:指担心离别之后,不能再见。 柳丝难把骊驹系,花信应劳旅雁邮。 柳丝:指柳树的枝条。骊(lí)驹:马名。 花信:花开的信号,借指春天。应劳:应当劳烦。 旅雁:远行之雁。邮:传递信息的人。 万里行踪迷野马,一年胜迹付闲鸥。 万里行踪:万里行程,指旅途遥远。 胜迹:美好的遗迹。付闲鸥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 ``` 回首京华感故吾,曾经控地愧枋榆。 ``` 译文: 回望京城的生活让我感慨万分,曾经掌管一方的土地感到惭愧。 注释: - 回首京华:回顾过去的京城生活。 - 感故吾:感慨于过去的时光。 - 曾经控地愧枋榆:曾经掌管土地,但感到羞愧和不安。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城生活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他对权力和责任的认识以及内心的不安
【注释】 飞花:飞舞的花瓣。 扑帘钩:落花飘满帘子,像被什么东西挂住似的。 瞥眼:一转眼的工夫。 茶鼎有声催别梦:指煮茶时炉火的响声催促着人入睡,好像在催促人去睡觉一样。 酒旗无力扬高楼:酒旗在高楼上迎风招展,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遨头:即“遨头”。 节近频惊曙:节日将至,频频醒来。 婪尾杯传易感秋:酒喝完,秋天来临,感慨时光流逝。 鲁戈:鲁国古代名剑,相传为周武王所铸。 海屋
诗句 耶教传西土,欧人拜舞忙。 - 耶教传西土: 基督教从西方传入中国。"耶教"指基督教的简称,"传"表示传播,"西土"指的是西方的土地,这里特指西方国家。 - 欧人拜舞忙: 欧洲的人民在教堂里虔诚地祈祷和跳舞。"欧人"指的是欧洲人,"拜舞"是宗教仪式中的一种行为,表示对神的敬仰。 如何周礼在,翻使汉仪亡。 - 周礼在: 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周礼),强调等级秩序和礼节规范。 -
【注】: 1、曩为马公墓书感诗:马公,指唐代名将马燧,曾任朔方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墓在今陕西咸阳市。马燧死后,其子马燧葬于咸阳,故称马公墓地。 2、承好我诸君:承,承接;好,喜爱;诸君,对他人的尊称;次韵,即应和别人的诗作而写的诗;寄和严词,即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诗作;严词,严厉的言辞。 3、先后次韵:指别人先作诗后,作者随后也写了一首。 4、论古识通材:论,议论;古,指古代的事物;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