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
台城路是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一种词牌名,此词为作者在城南仁王寺散步时所作。 全词如下: 幽蝉爱向斜阳语,声沉丛丛烟树。曲水流迟,西风转易,几叶秋无寻处。孤吟谁与。对冉冉轻晖,萧萧荒趣。冷到鱼天,疏罾收了远山暮。 清游顿惊非故。任人归野店,灯催城鼓。水蓼花疏,岸枫叶落,漫忆题红前度。扁舟自去。待挈榼盟鸥,展襟偕鹭。忆旧无凭,相看怎似汝。 注释: 幽蝉:指秋天的蝉叫声 爱:喜欢,喜爱 向:面对 斜阳
载酒吴船负夙期。芳春何处剧相思。飞花帘箔燕来时。 意趣自怜微醉好,风光转与澹愁宜。闲来有忆只依稀。 【译文】 我带着美酒乘坐着吴船,约定了明天早晨的约会。春天的美景在何处,才能排遣我的相思之情?飞花飘落在纱窗上,燕子归来的时候。 自己觉得微醉才好,春风的景色更加令人忧郁。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只有这种心情才适合淡泊忧愁。闲暇无事的时候,心中常常怀念她,可是却只能隐约地回忆起她的容颜。
【注释】胥门:即苏州城西门,古称胥门。奠清安:奠祭安宁。 【赏析】此词是作者晚年在苏州时的感旧之作。上片写胥门一带的景物,下片写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感慨。 “枣市桥边,牛王庙里”,点明地点;“梨花啼鸟春阑”。点明时节为春末夏初,景色宜人,莺歌燕舞。“趁晨光渡水,石径开轩。”说明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往日斋鱼药碗”以下几句,回忆当年在苏州的生活。“斋鱼”,用《庄子·秋水》中典故
【诗句】 八声甘州 · 清安殁已经年,归骨无期,枨触旧事,书此志哀 望西风、啼雁断吴天,时节又新秋。问吟魂底处,烟随玉化,宫隔花幽。一日千回临镜,镜影不曾留。留得伤心句,欢处都愁。 旧梦梧桐窗外,把紫箫闲弄,纤月如钩。早凄凉蚕绪,暗恨引眉头。漫凝思、天涯归骨,向斜阳、洒酒酹荒邱。凭孤负、长笺哀墨,烛泪空流。 【译文】 清安去世已经一年了,他的尸体还没有找到,我时常想起他生前的往事
【诗句释义】 西湖路,聚散负深期。残烛心红离后泪,寒钟声曳别前词。苦语忘更迟。 临分处,刻意泥深卮。天色病容相黯淡,吞声强笑漫猜疑。一昔鬓添丝。 注释: (1)西湖路:指杭州西湖一带的路。 (2)聚散负深期:指离别的时间长短,与自己的期待值有差距。 (3)残烛心红:形容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4)寒钟声曳别前词:形容在离别时,听到寺庙里的钟声悠扬地传来,伴随着离别前的话语。 (5)苦语忘更迟
长亭怨慢江上检旧缄付炬,赋此 译文:感叹十年间经过多次的离别,在吴地、越地重重叠叠写满了银白色的信笺,有许多心事。望着雁南飞向高楼,蜡烛光下,人头攒动,愁容满面。许多封的信都装进了旧的竹箧中,念着片片纸,没有轻弃的意思。留着它又能给谁看呢?任凭它化作秋声飘荡在天际。 注释: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夜行船》、《唐多令·雨过水明霞》等。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江上
【注释】 绕佛阁:环绕佛阁。灵虚道人:即苏轼,当时任杭州州学教授。灵栖,指灵隐寺。见招:请他召请。不啻:无异于。身在寺中也:好像自己就身在寺中一样。 万篁吟箨,烟锁断磴,天影疑坠。罗襟溅翠,露华细浥,蝉老引凉思。一花亸蕊,含意欲语,红出萧寺。钟曳寒吹,上方树顶,微茫带江气。 【赏析】 《绕佛阁》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极其生动的笔墨描绘了灵隐寺的景色。全诗分为三段。首段写灵隐寺的山色与幽景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泪笺”的寄赠,表现了作者对亡妇的怀念。上片写景,借秋雁、落花、残叶等意象,表达自己对亡妇的怀念之情;下片抒情,通过“我”“共”“月”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亡妇的思念。全词语言凄婉哀美。 第一段“黯云叶,雁天悽楚。如见芳魂,远来言别”,写秋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第二段“撇断尘缘,朵莲孤往、合依佛”,借用佛家用语,表示自己已经断了尘缘
满庭芳 · 题清安小影 不染莲心,遍尝蘖味,异乡病梦长醒。镜中幽怨,犹自损眉青。几度秋阴黄叶,欢吟罢、了却今生。吴天碧、片云欲坠,小影唤如应。 注释:不沾染莲子的清白,多次品尝它的苦味,在异乡漂泊的病痛之中长眠难醒。镜子中的容颜流露出深深的忧伤,仿佛还在为自己的命运担忧。经历了几次秋天的阴雨和飘落的黄叶之后,终于可以畅快地吟诗作乐,了却一生的羁绊。抬头望去,天空湛蓝如洗,一片白云就要坠落
诗句释义: - 南浦 · 慧明受法戒万岁寺,后归章江,楞根上人亦往太姥,赋词寄意 - 南浦:地名,可能是一个渡口或港口。 - 慧明:人物名,可能是指一位僧人或修行者。 - 受法戒:接受佛教的戒律,表明其正式成为佛教徒。 - 万岁寺:一座寺庙的名称,可能位于某地。 - 楞根上人:指楞根和尚,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出家人。 - 太姥:山名,可能是位于南方的一座著名山峰或地区。 - 赋词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