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火炎行 果尔劫火将复燃,柳州有书贺不得。 我无其位逢其时,侧身焉敢忘修德。 巷南巷北多哭声,寄语长官好矜惜。 水懦火烈调其平,莫对焦原空唧唧。 注释: 1. 果尔劫火将复燃:意思是说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灾祸再次发生,就像火一样蔓延开来。 2. 柳州有书贺不得:意思是说如果有这样的灾难降临到柳州,我会写一封信表达我的祝福和忧虑,但是这封信可能无法送达。 3
秋风曲 鲈鱼莼菜江南味,白发黄花九日诗。 唯有陶公独行乐,携杖自采东篱菊; 一杯在手万缘空,那管秋风破茅屋。 译文: 秋风萧瑟,我想起了江南的鲈鱼莼菜,还有那白发、黄花映衬下的九日诗。只有陶渊明独自在田间采菊,他手持酒杯,任凭万般纷扰都化为乌有。那管秋风破落茅屋,我依旧醉生梦死于其中。 注释: 1. 秋风曲:指以秋风为主题或象征的作品。 2. 鲈鱼莼菜:指江南地区特有的水产品和蔬菜。 3.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是诗人在乾元元年(758)从长安出发,流寓陇右时所作。前四句以议论起,写大贼小贼,皆不可信;后四句则由议论转为叙事,叙诗人与绿林军的关系和感受。全诗笔法简捷而意蕴深远,有论有比,有感有叹。 “大贼”两句:“大贼”,指安禄山、史思明等叛乱头目。“小贼”,指依附于大贼的群盗或地方豪强。“将”,统帅。“偏裨”,古时军队中的副将,这里借指地方豪强。“草菅”
这首诗是模仿唐代诗人杜牧《前出塞》的风格写的,表达了男儿应当勇于冲锋陷阵,即使成为山贼也能在战争中立功,为保卫家乡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注释: 1. 男儿重横行 - 这句话表达了男性应该勇敢地战斗,不怕困难,敢于冒险的精神。"重"字强调了这种英勇的行为。 2. 亡命作山贼 - 尽管是逃亡者,但仍然选择以山贼的身份生活,这反映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态度。 3. 驱之军旅间
火炎行 半夜怪风吹不息,满天烂熳黄金色。 哀呼动地声如雷,彼此相看面如墨。 戎妆文武带兵来,奔前直与火斗力。 鏖战祝融夜合围,火鸦一出军皆北。 蚩尤夭雾昏蔽天,咫尺人面不相识。 光焰万丈射星斗,顷刻半空飞霹雳。 丹楹画桷化浮烟,裂瓦崩垣如掷戟。 欲卷银河倒地流,仓卒水龙无处觅。 岂无汲井与抱瓮,一杯究非舆薪敌。 亦有开道折屋梁,栋宇未下火已逼。 蔓延佛寺连街衢,玉石同归焦土黑。 烈火方炽人心焚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 其二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 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 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 白浪高于山,吞声渡海水。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诗的前两句“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和征战的渴望。第三、四句“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描绘了诗人在接到军情后,不得不告别家乡的情景。五、六句“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决心。最后两句“白浪高于山
【注释】: 1. 前从军行:这是一首模拟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七言绝句。“前”是诗题,“军中有犒赏,金帛邱山高”是第一句,意思是说在军队里,士兵们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呼卢争一掷,百万如秋毫”是第二句,意思是说士兵们为了赢得赌注,会用尽全力,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微不足道。“行装典鬻尽,只手归蓬蒿”是第三句,意思是说士兵们的行李都已经典当卖尽了,只剩下一只空手回到了荒凉的地方。“乃知轻性命
这首诗是杜甫的《前出塞》中的第五首。它描绘了士兵们艰苦的生活和战场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生长不霜天,目未睹冰雪。(生来就生长在不结冻的天气里,还没有看到过冰雪) 2. 夜来六出花,手足为皴裂。(夜晚降下了六朵雪花,使战士们的手和脚都变得龟裂) 3. 万幂寂无声,刁斗寒不咽。(所有的帐幕都沉寂无声,士兵们手中的铜壶因为寒冷而难以吞咽) 4. 明朝饮马窟,层冰凝积血
【译文】 早晨从沙洲出发,晚上奔赴九龙山。 半夜时分战鼓声,军队行进在积雪中。 一声炮响敌军惊,全军士兵都心寒。 斩杀敌人一万多人,士兵们还没有吃早饭。 【注释】 1. 朝:早晨。 2. 沙合船:指沙河上的小舟。 3. 暮赴九龙山:傍晚奔赴九龙山。 4. □(zhōu)炮:古代一种大型抛石机,可以发射重达千斤的石弹。 5. 彼军胆皆寒:指敌方军队听到这声炮声都吓得心惊肉跳。 6. 未朝餐
【注释】 1. 吮血:吮血饮血,比喻杀敌立功,以血为食。2. 健精神:强健精神。3. 吞心养胆气:形容杀人时勇猛果决。4. 生不读兵书:指没有从书本中学习过兵法战术。5. 用奇:出奇制胜。6. 人意:人的心意,这里指敌人的意图。7. 潜伏:隐藏。8. 草莽间:草丛和荒原之中。9. 一粒铅如星:铅丸像星星一样小。10. 中有万夫泪:里面藏着许多士兵的眼泪。 【翻译】 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