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
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
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
白浪高于山,吞声渡海水。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 其二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

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

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

白浪高于山,吞声渡海水。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诗的前两句“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和征战的渴望。第三、四句“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描绘了诗人在接到军情后,不得不告别家乡的情景。五、六句“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决心。最后两句“白浪高于山,吞声渡海水”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勇气。

赏析:此诗为作者随玄宗征讨安禄山叛军途中所作。全篇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效法诸葛亮、班超出使边疆建功立业的决心。三、四句写接到军情后不得不离开家乡,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辛酸。五六句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决心为国家效力至死不渝。最后两句以白浪高于山、渡海水等自然现象,比喻自己面临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