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及评价古代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偶书”是诗人的诗作名称。“偶书”的意思是偶然写成的诗。“愁是秋所成,经春偏愈剧。”这两句是说:忧愁是因为秋天造成的
【注释】 神仙则谓予,君计胡太迂。 灵琐颇偃蹇,玉京亦崎岖。 三万六千日,疾于箭脱弧。 炼汞事丹砂,几人得其珠。 鸟申而熊经,徒自瘁厥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讽今,以神仙之喻来讥刺当朝皇帝的荒淫无度及佞臣们阿谀奉承的丑态。 “神仙则谓予”,开头两句是说:那些所谓的仙人都称我为贤明之君。诗人在诗中自称贤明之君,意在讽刺当时的君主昏庸腐朽、不务国事,只知一味地迷恋仙术
月夜宿云门寺 攀爬藤蔓攀登高山,投宿到远公的宅第。 众鸟不鸣声寂静无声,悠然自得夜晚方寂。 月亮破云而出光芒四射,流光溢彩照映空壁。 萧瑟松影寒意透骨,皎洁山光白如素。 蛩声在草上哀号清冷,山猿啸声在林中回荡碧绿。 我内心本爱这清幽之地,此次来访真惬心意所适。 将谢尘世烦扰远离,永远陪伴隐居的仙人。 译文: 攀登着藤蔓和山峰,投宿到远方公的住所。 群鸟不叫,一片寂静,夜晚更加宁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归黔》。 首章: 霄路何心振羽翰,鍪兜依旧换儒冠。 释义: 高高的仕途路途上,我无心去挥动羽翰,只希望卸下儒冠,回到故乡。 注释: 霄路:比喻仕途之路。 振羽翰:意为挥动羽扇。 鍪兜:古代的一种帽子。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头巾。 次章: 敝裘典尽书囊在,壮志销除剑匣寒。 释义: 虽然我的旧衣服已经破旧,但那些书籍仍然在我的书囊里;我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消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在道光壬午(1842年)五月从曹州镇任上退休返黔时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 抽帆宦海觉身轻,惭愧人传大树名。 抽帆:指扬帆远行。宦海:官场,这里指仕途。身轻:形容自己地位低微、权力不大。 噩梦未能忘马革,初心且与证鸥盟。 马革:用马皮制成的甲片。这里指战功显赫。鸥盟: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指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为知己。 苦无奇迹酬知遇,剩有余生颂太平。 苦无奇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风欲别转流连,回首云山缓着鞭。 - 译文:秋天的风带来了离别的气息,我忍不住回头望着那连绵的山峰,想要停下脚步多停留一会。 - 注释:秋风、欲别、流连 - 秋季的自然景观引发人的感慨;回望、云山、缓着鞭 - 描述人物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之情和即将告别的不舍。 - 赏析:首句以秋风引出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秋日即将离别的心情。接着通过回望云山的动作
【注释】 壬午:道光皇帝的年号。五十九年(1835) 敕令准许:诏许全家返故关 善饭:善于吃饭。 恋恩:留恋恩宠。 林泉:泛指山林水泽,也借指闲居的生活。 买青山:典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里以“买青山”自比,表示自己不慕荣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家途中写的一首长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依恋之情,以及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开头两句
攀萝陟层峦,投宿远公宅。 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 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 我心素爱间,此来惬所适。 逝将谢尘烦,永伴栖元客
卅年冒宠玷朝班,诏许全家返故关。 善饭尚夸身手健,恋恩先怅鬓毛斑。 年来衣食皆天赐,老去林泉得自闲。 万里栖霞知好在,只愁无计买青山
刘清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将领。他字天一,号朗渠,又号松斋,是广顺(今贵州长顺)人。以下是关于刘清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刘清生于1742年,字天一,号朗渠,又号松斋,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军到官的历程。据传,他由拔贡议叙,被授予四川冕宁县丞,后擢升为南充知县。 - 名声与成就:嘉庆元年(1796年),因“刘青天”的名声,刘清在民间募捐乡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