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陟层峦,投宿远公宅。
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
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
我心素爱间,此来惬所适。
逝将谢尘烦,永伴栖元客。
月夜宿云门寺
攀爬藤蔓攀登高山,投宿到远公的宅第。
众鸟不鸣声寂静无声,悠然自得夜晚方寂。
月亮破云而出光芒四射,流光溢彩照映空壁。
萧瑟松影寒意透骨,皎洁山光白如素。
蛩声在草上哀号清冷,山猿啸声在林中回荡碧绿。
我内心本爱这清幽之地,此次来访真惬心意所适。
将谢尘世烦扰远离,永远陪伴隐居的仙人。
译文:
攀登着藤蔓和山峰,投宿到远方公的住所。
群鸟不叫,一片寂静,夜晚更加宁静。
月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大地,洒满空壁。
萧瑟的松影显得格外寒冷,山色如雪白如玉。
蟋蟀在草丛中发出凄凉的声音,山中传来猿猴的啸声。
我心中一直喜爱这幽静之地,这次来访真是心满意足。
我要远离尘世烦忧,永远陪伴隐居山林的高士。
注释:
- 攀萝:攀援树木或爬山。
- 陟(zhì)层峦:登高。
- 投宿:投宿住宿。
- 远公:即慧远禅师,南朝宋时著名的佛教僧侣,曾在庐山建寺讲学。
- 众鸟:众多的飞禽。
- 悠然:闲适的样子。
- 一规:指一轮明月。
- 虚壁:空墙,没有装饰的墙壁。
- 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 皎皎:明亮的样子。
- 蛩(qióng):蟋蟀,古代诗文中多以“蛩”代指蟋蟀。
- 碧:青绿色。
- 元客:道家称修炼成仙的人为元君之客,这里泛指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