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注释: 1. 人老去,南国又春残:人老了,南方的春天也快要结束了。 2. 莺正调雏慵对语:黄莺(莺)正忙着哺育它的雏儿,懒得和人说话。 3. 梅才结子已含酸:梅花刚结果,已经有些酸味了。 4. 江畹更芬兰:江边的花圃更显得芬芳宜人。 赏析: 《望江南·其四》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词中的“人老去,南国又春残”描绘了一幅人渐渐老去,而春色将尽的景象。接着“莺正调雏慵对语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行景色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景德镇到饶州途中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江行好,历历乱帆时。 译文:江行真是好啊,可以看到乱糟糟的帆船。 2. 牛背日斜鸦独立,渔湾人去鹭双窥。 译文:太阳已经偏斜在牛背上,一只乌鸦独自站立。渔人已经离开了渔湾,两只鹭鸟相互观望。 3. 此景晚来宜。 译文:这种景色在傍晚时分最合适。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江中旅行时,看到群雁惊起,小船在月光下移动的景象。 江行好,寂寂卸帆时。 —— "江行好"表达了作者对江行美景的喜爱。"寂寂卸帆时"描绘了作者在卸帆时的宁静场景。 群雁惊人霜外起,小船吹笛月中移。 —— "群雁惊人霜外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群雁从天空飞过的情景。"小船吹笛月中移"则描绘了小船在月光照耀下的优美画面。 此景夜来宜。 ——
【注释】 朝发景德镇:从景德镇早晨出发。夜抵饶州:在饶州夜晚到达。舟中即事三首:即事,即景而作。三首,指这三首诗。 【赏析】 此词描写了作者乘船沿长江东下,途中所见的秀丽景色,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上片写江行所见之美景;下片则写作者的观感及所抒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忘却世间事,唯有杜兰香. 焚得一炉烟未烬,万帆门外去来忙。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薄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一幅繁忙的海港景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 诗句中的“吟客鬓都苍”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
诗句释义 1 “凄冷处,招得女生徒”:在凄凉冷清的地方,吸引了许多女学生。 2. “桃李盛时颜宋莫”,海山佳处语模糊”: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她的美貌无人能及,而她的话语如同海中的山岳一般深沉而神秘。 3. “犹忆故尚书”:仍然怀念着过去的尚书。 译文 凄凉冷清的地方,吸引了许多女学生。 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她的美貌无人能及,而她的话语如同海中的山岳一般深沉而神秘。 我仍然怀念着过去的尚书。
诗句原文: 幽梦破,斜倚小红楼。又是卷帘人不见,满街丝两糁春愁。绿暗几重流。 译文: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一座红色的小楼上。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卷起窗帘的人已经不在了,街上的柳树随风摇曳,洒下无数的柳絮,仿佛是春天的泪水,让人感到深深的忧伤和孤独感。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在春天独自站在小红楼上的女子的梦境。她斜靠在楼边,看着街上飘散的柳絮,感受着春日带来的忧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诗歌内容,然后逐句翻译并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同时注意注释,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后根据要求作答。 “儿时喜”一句,写少年时在端午佳节,喜欢看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挂钟馗像等风俗活动。 “官阁庆端阳”一句,写青年时期,喜欢在端午节登高远望,观赏龙舟竞渡。 “续命红丝蒲作佩”一句,写中年时喜欢制作五色丝带,作为佩饰。
诗句解释 - 儿时喜:童年时期喜欢。 - 寒食踏青时:在寒食节这天,人们喜欢出去赏春游。 - 嘶马香尘过柳陌:骑着马儿穿过柳树成荫的小道,尘土飞扬。 - 流觞曲水傍桃溪:举行一种叫做“流觞曲水”的聚会,地点靠近桃花源。 - 学赋冶春诗:学习写关于春天的诗歌。 译文 儿时的我特别喜欢在寒食节那天出去赏花。 骑着马儿穿越柳树成荫的小道,扬起的尘埃飘过小道。 举办一个名为“流觞曲水”的聚会
《望江南》 儿时喜,乞巧烛花红。 信道仙桥留鹊影,艳闻秋榜兆蟾宫。 瓜果拜庭中。 注释: 1. 儿时喜:在孩子时期就喜欢。 2. 乞巧烛花红:用乞巧灯的蜡烛来点燃,烛火映照出的花朵是红色的。 3. 信道仙桥留鹊影:相信那是神仙所留下的桥梁,留下了鹊鸟的影子。 4. 艳闻秋榜兆蟾宫:听说秋天的科举考试能预示着蟾宫折桂的美事。这里指的是金榜题名。 5. 瓜果拜庭中:庭院中的瓜果都被摆放好,以示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