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喜,官阁庆端阳。
续命红丝蒲作佩,传家宝墨扇留香。
节物总难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诗歌内容,然后逐句翻译并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同时注意注释,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后根据要求作答。

“儿时喜”一句,写少年时在端午佳节,喜欢看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挂钟馗像等风俗活动。

“官阁庆端阳”一句,写青年时期,喜欢在端午节登高远望,观赏龙舟竞渡。

“续命红丝蒲作佩”一句,写中年时喜欢制作五色丝带,作为佩饰。

“传家宝墨扇留香”一句,写老年时期喜欢将用墨制扇作为传世之物。

【答案】

译文:我小时候喜欢端午节,喜欢看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还喜欢挂钟馗像等习俗活动。

译文:青年时期,我喜欢在端午节登高远望,观赏龙舟竞渡。

译文:中年时期,我喜欢制作五色丝带,作为佩饰。

译文:老年时期,我喜欢将用墨制扇作为传世之物。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写作者一生不同年龄阶段所喜爱的节日活动的诗。词从童年起写到晚年,依次写出了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抒发了自己对端午节的热爱之情。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由“儿时喜”到“老年”,表现了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儿时喜,官阁庆端阳”“幼小的时候,喜爱端午节,在官阁观看龙舟竞渡;‘儿时喜’三字,点明时间与地点,交代了作者喜爱节日的原因。‘官阁’二字,既指楼阁,又指朝廷。这里指的是皇宫。古代端午节有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的传统,皇帝往往亲临现场观瞻。所以这里的‘官阁庆端阳’,不仅表明了节日的盛大,也显示了皇帝的关怀与重视。‘传家宝墨扇留香’两句,写到了作者中年时对端午节的喜爱,这时作者已是“传家宝墨扇”了,可见其地位之高和对端午节的重视。‘传家宝’三字既突出了作品的珍贵,又突出了其文化内涵。‘留香’则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儿时喜,官阁庆端阳。”这一句交代了作者喜爱端午节的原因。端午节在古代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庆祝节日。这些传统习俗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使人们对端午节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因此,作者从小就非常喜欢这个节日。这里的“儿时喜”三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续命红丝蒲作佩”二句,写少年时期的喜爱。在古代,人们相信端午节有驱邪避疫的作用,因此人们会在端午节制作各种吉祥物来祈求平安。而“续命红丝”、“蒲作佩”则是制作吉祥物的两种方法,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红丝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蒲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而佩饰则是人们佩戴的一种饰品。这些吉祥物都是人们为了祈求平安而制作的,因此它们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节物总难忘。 ”这一句,写青年时期的喜爱。在经历了少年时期的欢乐和喜悦之后,作者开始步入了青年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他更加成熟和理智地看待生活。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节日都值得珍惜和怀念,因为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童年时期的欢乐还是少年时期的喜悦,都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