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喜,乞巧烛花红。
信道仙桥留鹊影,艳闻秋榜兆蟾宫。
瓜果拜庭中。

《望江南》

儿时喜,乞巧烛花红。

信道仙桥留鹊影,艳闻秋榜兆蟾宫。

瓜果拜庭中。

注释:

  1. 儿时喜:在孩子时期就喜欢。
  2. 乞巧烛花红:用乞巧灯的蜡烛来点燃,烛火映照出的花朵是红色的。
  3. 信道仙桥留鹊影:相信那是神仙所留下的桥梁,留下了鹊鸟的影子。
  4. 艳闻秋榜兆蟾宫:听说秋天的科举考试能预示着蟾宫折桂的美事。这里指的是金榜题名。
  5. 瓜果拜庭中:庭院中的瓜果都被摆放好,以示庆祝。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儿童在中秋之夜祈求智慧、美貌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浪漫情怀。
    首句“儿时喜,乞巧烛花红”描绘了孩子们在中秋之夜欢庆的情景,他们用乞巧灯的蜡烛来点燃,烛火映照出的花朵是红色的,象征着美丽和希望。
    第二句“信道仙桥留鹊影”,表达了孩子们对神仙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他们相信神仙会在桥上留下他们的踪迹或影子。这里的“仙桥”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鹊影”则是指鹊鸟飞过桥时留下的影子。
    第三句“艳闻秋榜兆蟾宫”,则进一步展现了孩子们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他们听说秋天的科举考试能预示着蟾宫折桂的美事(意为金榜题名)。这里的“艳闻”意味着孩子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
    最后一句“瓜果拜庭中”,描绘了庭院中摆满了各种瓜果供人们享用的景象。这是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庆祝,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儿童在中秋之夜欢庆的场景,展示了他们对智慧、美貌、科举考试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仙、科举和家庭团圆等元素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