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繁桢
《如梦令·秋夜》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闺怨词。该诗首二句写秋夜景况,以花影摇曳衬托出作者因秋夜之长而感到的孤独凄凉;三、四两句写主人公因孤寂而彻夜未眠的情景;五、六两句写主人公因孤寂而困倦不堪;最后两句写主人公因孤寂而害怕听到鸿雁的哀啼。 译文: 风动菊花影子乱摆,月亮爬上窗户一半。夜晚坐卧感到寒气袭来,蜡烛燃尽香气也消失殆尽,梦境中断。 人已经疲倦了,人已经疲倦了
【注释】 惜分飞·秋日送谷贻二弟出游:这是一首闺怨词。“惜分飞”为词牌,又名《醉东风》、《秋蕊香》。“秋日送谷贻二弟出游”是词中的题目。谷贻,词人丈夫的字。 怅望:惆怅地望。秋云还似旧,黄菊依然清瘦:秋天的景致依旧如旧,而黄菊却更加清瘦了。 亭前:指临池的亭子。柳:柳絮。折:折断。 伤心泪湿罗衫袖:悲伤得流泪沾湿了衣衫袖子。 高堂:高大的厅堂。载酒:举杯饮酒。同载酒,一起喝酒。极目(jìn)
注释: 残月斜穿窗户的窗格,明亮的月光洒在房间的一角。是谁家的笛声如此凄切,让人感到悲伤,让人心如刀割,让人无法自持? 无端的心绪最是令人伤感,因为那声音是如此地动听,让人的心被深深触动。 一阵风吹过,罗帏被吹得摇曳生姿,惊醒了好梦。我披衣而起,夜已经深了,已经是半夜三更。 蕙兰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露水沾湿了衣裳,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
【注释】 陌上:乡间。 人共梅花俱瘦:人与梅花同样清瘦。 隔帘香透:隔着帘子,梅花的香味传进来。 【赏析】 《如梦令》又名《如梦令慢》《如梦令近》,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左右。 这是一首写春日伤春之情的小词。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陌上绿杨如旧,人与梅花一样清瘦。作者在春天里病后初起,心情郁闷,再加上又是困人的时候,于是倍感无聊。“长昼”二句写这种无聊的心情,是作者对春天景色的主观感受。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忆秦娥·秋夜” - 这是一个词牌名,常被用来写景抒情。"忆秦娥"是古曲的名称,而“秋夜”则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 2. “秋宵永” - 描述了夜晚的时间很长。 3. “纱窗明月微留影” - 纱窗上挂着的明月投射下淡淡的影子,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4. “微留影” - 月光在纱窗上留下了微小的影子。 5. “倚栏独坐,夜深人静” - 诗人独自靠着栏杆坐着,周围非常安静
【注释】 恸:悲痛。支:撑持,忍受。蓼莪:指《诗经·小雅·蓼莪》,是一首哀悼父母的诗歌。废咏时:没有时间吟诵。馀息:残余的生气、气息。丝:细长而柔顺的东西。伤心:悲伤。 【赏析】 《忆先大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之一。此诗以“忆”字为引子,抒写了作者对亡故亲人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痛楚之情。全诗感情真挚,凄婉动人。 首句“恸难支”,写作者悲痛至极,难以自支。一个“恸”字
【解析】 本题是诗歌内容的考查,考生要注意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译文: 深深的院落中莺儿啼叫,春日的白天静悄悄的,我半生心事都伤怀于怀抱里。每年春天,那茂盛的树木又舒展着枝叶,而我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外帘重重,游蜂绕绕,地上落花满地没人扫扫。残存的红色花瓣随风飘落,愁情中哪能懂得春色的美好呢。 赏析:“深院莺啼春昼悄”,写春日的寂静与自己的闲愁;“半生心事伤怀抱”,点出自己的心事之沉重
陌上绿杨如旧。人共梅花俱瘦。病起已无聊,又是困人时候。 长昼。长昼。风送隔帘香透。
恸难支。苦难支。抱恨终天永日思。蓼莪废咏时。 心如痴。意如痴。伶仃馀息已如丝。伤心只自知。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乃作断肠声。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蕙兰露湿暗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