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诗句】 桃川山中用陈苏旧韵示周游 仙人之为仙,终古莫尽世。 颇笑区中人,沄沄逐川逝。 念将与之游,端恐吾道废。 如为千里行,数步辄一憩。 不如返吾乡,耕凿仍树艺。 及私具伏腊,输王应租税。 人惟颜徒睎,学匪桀犬吠。 桃源定何许,说自渊明制。 今日复何日,身乃中山诣。 嗟哉彼嬴秦,其虐甚幽厉。 不知丧无日,万欲从始岁。 商山被褐者,疢疾由德慧。 徐福尚海山,此地只楚界。 胡为略不闻,政坐耳目蔽。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写的,表达了他对于过去岁月和功名的感慨,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起句“与成父弟自严砻同入城晚宿黄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两位老人与他们的兄弟一起进入城市,晚上住在黄岩。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昔人重离合,感慨思功名。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注】①溧阳:古县名,今属江苏省。②上塘:地名。③官河:即官塘河,在江苏苏州市西南。④达:通达。⑤“登览”二句:登上高处远望,观赏景色;应接:应酬、接待。⑥吴流:指吴淞江。⑦吴岫:指吴山。⑧共载:同乘一船。⑨吴语:吴地方言。⑩“虽云”二句:虽然吴语已很熟悉,但名字仍然陌生。⑪冬常置雨雪:冬天常有雨雪。⑫冲波涛:冲激波浪。⑬兹行:此行。⑭累日:几天。⑮逆风:逆水行舟时遇到的逆风。⑯曾微咫尺帆
【解析】 此诗为诗人归隐后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田园风光。第一句“舍舟觅篮舆”,点出了诗人归隐的心情;第二句“意欲避搜句”,写出了诗人归隐的原因:避世隐居、远离尘嚣。第三四句写诗人所居之地自然景观优美,与世隔绝。第五六句,写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时政的感慨。 【答案】 贵溪出陆 舍舟觅篮舆,意欲避搜句。那知花草香,不减江山助。霏霏雾将敛,兀兀村又度。长卿故倦游
这首诗是王维的《过故人庄》。 译文: 再宿合龙山,山僧虽居山,山岂山僧有。政如多藏家,黄金为谁守。我虽不居山,随至辄有取。未嗤无田人,饭薄亦昏昼。生平所经历,胜处十八九。要当考于诗,未易谈诸口。合龙近始至,游访兹亦偶。爱其四回合,中乃开户牖。欣然遂留宿,日早未及酉。壁间右丞句,岁月蔽尘垢。摩挲追和之,武夫继琼玖。及今再来过,如客还旧亩。往泉但涓涓,今作雷音吼。往笋尚戢戢,今已长过母。长夏当更佳
【解析】 “怀绶”句,意为身佩朝廷的官印,任御史大夫。“一州与天下,先后宁同轨”,意思是说,自己身在一个地方,但所行之事与国家大事是同一轨辙,不谋而合。“纵云山水佳,何与于疮痏”,意思是说,虽然这里的山水很好,但它和国家的疮痍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运用反问手法,抒发对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痛的不满。 【答案】 译文:我身佩着朝廷的官印,担任御史大夫(一州)。身在一州(地方),办事却跟天下一样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八 李孙两词伯,我尔乃学子。 辈行虽不同,趣操要相似。 岁寒松柏知,春风谢桃李。 注释: 1. 李孙两词伯:指李纲和孙觌,两人都是词坛上的杰出人物,因此称他们为“词伯”。 2. 我尔:指作者自己与子肃的关系。子肃即李纲的儿子李弥远,当时也以词人自居。 3. 学子:这里指作者对李弥远的称呼。 4. 辈行虽不同:虽然他们的年龄、职位等有所不同(李弥远年长于作者
次韵衡州先生游花光因泛舟过向园示坐客之作 使君有佳招,宿雨晓更惊。 晨起候天色,对岸烟岚生。 使君非遨游,因行问农氓。 农氓趋急务,欢然慰中情。 天公亦喜事,为办终日晴。 唤酒屡酌客,往往颜半赪。 兴乘不暇止,遂作浮舟行。 园荒久关闭,谁复相逢迎。 但馀古梅花,点缀莓苔轻。 想其种莳时,老大繇孩婴。 中筵出高唱,妙绝五言城。 勇起欲强和,愧此淫哇声。 注释: 使君:指诗人的朋友或上司。佳招
【注释】 悲风:悲凉的风气。篮舆:用藤萝编成的船,即“艎”。渺渺:指水面茫茫。孤舟:一叶小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坐睡:倚在船舱内打盹儿。兀兀: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轻鸥:游动的鸥鸟。翻梦:指梦被鸥鸟搅乱。未绝:没有完全停止。叩舷(xiān)讴:敲着船舷唱歌。 【赏析】 《溧水道中回寄子由三首》是作者为官于湖州时写给弟弟苏辙的一组诗。其中第四首写自己在溧水道中回望家乡,感慨自己宦海浮沉
诗句释义 - 借宅亦种竹:指借用他人的住宅,也种植了竹林。 - 知子未忘此:知道你没有忘记这个地方。 - 竹间有馀暇:竹子之间还有空闲的地方。 - 尘事勿到耳:不要让世俗的事情打扰到你。 - 行年且半百:已经年过半百。 - 太息我与尔:感叹自己和你的遭遇。 译文 在他人家中借用的房屋里,你也种下了自己的竹子。 你知道我没有忘记这个地方。 竹子之间还有空闲的地方,不要让世俗的事情打扰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