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译文】 我本是江海之人,常与桑梓相连。携持粤山美酒,夜夜思乡梦萦。鸿鹄岁月晚矣,鲲鲸烟浪深矣。异乡别时挥手一沾襟。 【赏析】 《留赠黄明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以清白自许,不随流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质朴、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但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而深远。 首句“黄甫古傲吏”,即黄门郎,唐玄宗时官名。“古”字,表明诗人对黄门郎这个官职的鄙弃。“傲吏”二字
卢鸿 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 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嵩山隐居期间所作。诗人以“隐居嵩高峰”开篇,描绘了隐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向往和对治理国家的责任感
塞直慕南董,良明宪夔皋。孰为非我事?相命须其曹。 注释:这里指的“南董”指的是汉代名臣董仲舒,他以儒学经术治国;“良明宪夔皋”则是指良明(张良),他是西汉开国功臣,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古代贤才的仰慕之情。 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 塞直慕南董,良明宪夔皋。孰为非我事?相命须其曹。 注释:这里指的“塞直”可能是指守边卫土,而“南董”和“良明”都是古代的贤才
【注释】 ①玉堂:官名,汉魏以后称尚书台为玉堂。唐设中书、门下、尚书省三部,每部各有玉堂。②赋:指《奉和圣制过沈氏林亭应制》。③崇馆:高高的官署。④彤碧:朱红色与碧绿色,古代宫室常用以涂饰。⑤词林:指文坛或朝廷的官员。⑥国器:国家的栋梁。⑦顾惟:只,仅仅。樕木:小树。⑧谬:错误。⑨尝僚:曾经担任过官职。⑩严明享:庄严而清静地享受天伦之乐。⑪况复:更何况。今夕:今夜。 【赏析】
【注释】 1.奉:恭敬地,谦恭地;应举:参加科举考试。 2.明信:光明的信使,指明月。 3.敛诚:收敛诚心。宴歇:宴饮停止。 4.九天:天空的上界。 5.双阙:皇宫的两道门,即“阙”。 6.屏听:屏住耳朵听。效聪:形容听得很明白。 7.规行:规规矩矩地行走。改刖:改换为正常状态。 8.春容:春天的美景、容颜。华萼:花蒂。 9.宵影:月光映照的树影。动林樾:使树木的枝叶随风摆动。 10.思君
【注释】 幅员施广图:幅员,指国土。施,布。广图,大图。轮魄昭晬像:轮魄,月。晬(zhì睡),年满三岁。轮魄昭晬像,比喻皇帝的寿命长。三后犹照临,万代极瞻仰:三后,指天子。照临,照耀。万代,千秋万代。极瞻仰,极高明的瞻仰。宝之在禁密:禁密,指宫禁中。宝之,珍贵的宝物。本以肃灵爽:肃,恭敬。灵爽,神灵。宝之在禁密,本来用来恭敬神灵。岂伊呈苾芬:伊,通“怡”。呈,献出。苾芬,芬芳。遂尔通肸蚃(xī
注释: 1. 送樵隐侍亲之济南:送樵夫去服侍亲人到济南。樵夫,樵采山林的隐士。侍亲,侍奉双亲。 2. 春晚川陆静:春末时分,江流平野都显得很清静。 3. 日高风雨收:太阳升起,天气晴朗,风也停了。 4. 斑衣随授节:穿着斑驳的衣服跟着领取节令。斑衣,这里指穿有花纹的衣服。授节,授予节令。 5. 画鼓送行舟:用画着图案的鼓为船送行,表示祝福和告别。 6. 未知会面期,宁识离思忧?
袁州谒韩祠已宜春台晚眺 乘月泛修渚,凌晨访崇台。 层甍匝地起,叠观凌云开。 时须炎夏首,斗柄从南回。 四周翠巘出,六合清风来。 王明犹日月,宪令若风雷。 惠泽绿郊树,陈踪苍涧苔。 鼓钟代寂寞,轮轸路徘徊。 闻兹守郡者,自昔何雄哉。 百鸟见孤凤,众星丽三台。 吏负钧石寄,法已豪分该。 云胡答临眺,远揖谢英才。 注释: - 乘月泛修渚:乘坐着月亮在修渚(指小河)上泛舟。 - 凌晨访崇台
八月十九日,城东辟喧,孤坐书怀 始生值高秋,久客感流年。 眷兹琳宇閟,瞰彼沧海壖。 雾畜朝雨泄,云泛暑风还。 避人非绝俗,淹病实妨贤。 昉膺良辰会,适使中情宣。 静能驱百虑,生已慕孤鶱。 焚香礼碧草,种玉思蓝田。 焉得青鸟使?驰归王母边。 注释: 1. 八月十九日,城东辟喧,孤坐书怀:在八月初九这一天,城东的喧嚣被我独自静坐所打破。孤独地坐在书房内,书写着心中所想。 2. 始生值高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朔风吹急水,哀雁绕天鸣。 释义与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北风凛冽、水流湍急的画面,同时伴随着哀伤的哀雁叫声回响在天际。这反映了送别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悲痛。 - 关键词注释: "朔风"指的是寒冷的北风,常用来象征冬天或别离。"哀雁"则指被悲伤所困扰的候鸟,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时的哀愁。 - 赏析: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