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的作品,全诗如下: 登临把酒,问黄楼人去,几番风雨。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麈。衣冠安在,我来空自延伫。 译文: 登上高楼举杯饮酒时,我问黄楼的人们已经离去,他们经历了多少次风雨。他在颍滨楼上的赋作,精妙绝伦如同龙蛇飞舞。千百年来的风流人物,两位老者在淮泗之间谈论着往事。他们的衣冠安在?我来到此地却只能徒然地徘徊。 下视阛阓喧尘
这首诗是一首庆寿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晋文物、鲁衣冠、淮南招隐等意象,表达了对寿星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首先看第一句“潇洒晋文物,奇伟鲁衣冠”,这是在赞美寿星的风度和气质。晋文物是指晋代的文物,鲁衣冠则是指鲁国的衣冠,都是古代中国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寿星的风度,表示他的风度非常出众。 接着看第二句“暂赋淮南招隐,泉石寄清闲”,这是在描述寿星的生活状态
【注释】 百字谣:宋词中一种词牌名。 海棠(chái huā):落叶灌木,叶互生,花单生,花径10~20厘米,花瓣近圆形,先端五裂,颜色红或粉红色,有芳香,春天开放。 悭晴:吝啬阳光。 檐花犹落:屋檐上残留的雨滴像花一样。 风流天不借:春风不肯为海棠带来春雨滋润。 浮薄:轻薄浮躁。 冷雨难禁:寒冷的雨水无法忍受。 东风解事:春风懂得事情,知道什么时候该下雨、什么时候该放晴。 着晴暾(tūn)烘透
水调歌头·庆寿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 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斗杓插子,蓂开九荚恰生朝。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注释: 1. 仙客:指神仙般的人。 2. 家世:家族背景。说南州:在南方的某个州。 3. 精神炯炯:形容精神饱满、焕发。秋水:秋天的水波。 4. 胸次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昭君怨》。双调,九十九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平韵。 ②十载几:十年间。几:何,多少。 ③玉京:指天宫、仙界。 ④天上仙客:天上的神仙。 ⑤怜我倦红尘:可怜我厌倦了尘世俗气。 ⑥却挽:又拉、再拉。 ⑦飞袂:衣袖随风飘扬。袂,衣袖。 ⑧东望:向东眺望。 ⑨三神:指月中的桂树。传说月中有吴刚伐桂,西王母用玉兔捣药,嫦娥常在月中歌舞。 ⑩翳凤:乘风。 ⑪麟
【注释】: ①好山晴更好,霭空翠,拥楼西。——雨后初晴,山色更加青翠,云气缭绕,环绕在楼的西边。②正雨沐秋清,晨暾照射,云气初开。——雨后初晴,天空清澈,阳光照射,云气渐渐散开。③山外飞鸦数点,看玉虹、斜绕碧螺堆。——山外几只飞鸦盘旋飞翔,看那像玉带般的彩虹斜挂在碧绿的水面上。④几簇人家如画,槿篱野路桥低。——几户人家,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作,小桥下是一片野路,桥很低。⑤柴门鸡犬不惊猜。和气似春台
水调歌头 亭小可容膝,真似寄鹩枝。客来休讶迫窄,老子只随宜。凫鹤短长莫问,鹏鴳逍遥自适,何暇论成亏。万事一尊酒,齐物物难齐。 种株梅,移个竹,凿些池。添他无限风月,尽可着吾诗。世上黄鸡白日,门外红尘野马,役役付儿痴。起舞一挥手,天外片云飞。 注释: 亭子虽小但足以容纳双脚,就像鸟儿栖息在树梢。客人不必惊讶于空间的狭窄,只要我随和适应就好。鹤、雁、大雁和鹏鸟等动物的长短大小并不重要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诗名《淮东早发》。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东地区早晨出发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并加上注释。 --- 诗句释义: 1. “扁舟早发淮东城” - “扁舟”是指小船,“早发”表示清晨出发。这句话描述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晨光中启程的场景。 2. “城头急鼓催残更” -
注释: 1. 修条盘出笼春碧,满架花开春院寂。 - “修条盘出”形容茶树的枝条盘绕生长,如同春天的碧绿;“满架花开”指茶园里花朵盛开,春意盎然。 - “春院寂”描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春天景象。 2. 青蛟脱骨翠波寒,玉练摇光绀云密。 - “青蛟脱骨”比喻茶叶的清香如同蛟龙脱壳而出,生机勃勃;“翠波寒”形容茶水清澈如翡翠波纹,给人一种清凉的感受。 - “玉练摇光”形容茶水的色泽如同晶莹剔透的玉带
前年挟策登燕台,豹关天北高崔嵬。 九衢冠剑拥红雾,四时鼓吹酣晴雷。 今年归踏苍山雪,白云与我情相悦。 穷檐扫轨澹无营,饭牛依旧柴门月。 美人久别心所怀,屐齿不印山中苔。 划然奚囊随棐几,五色照我双眉开。 千林摇落嗟岁晚,大雅寥寥国风远。 骊黄色外得骅骝,盆盎丛中出圭瓒。 银钩翠薤相屈盘,清辉薄我襟袖寒。 修鲸勇掣海涛紧,锦段未许轻卷还。 怀哉吾道随舒卷,八风低翅从渠短。 何时握手话雄襟